1.
我从2016年2月开始阅读计划,这一年我读了42本书,几乎没有小说,大多是致用类书籍。其中不包括熊猫书院的十几本精读版书籍。而在2015年,我的阅读量还是个位数。
这一转变,与我养成阅读习惯密不可分。不论是想追求阅读质量还是阅读数量,阅读习惯的培养都是第一步。
我的阅读习惯的培养在2015年7月份就开始了,但是那一次,我失败了。直到我2016年2月份,我调整方法,再度开始阅读习惯培养。
现在,我每天都会阅读至少半小时,哪怕那天特别忙,我也会利用碎片时间读一会。
阅读可以积累写作素材,可以成为聊天话题,可以放松心情,可以增长见识,可以以此结识志同道合的人,更可以促进自我成长。
这些好处我一直都知道,但习惯养成不仅需要意愿,同样需要方法,第二次,我调整了三个策略。
2.
我的三个策略:
一、外在督促
第一次试图养成阅读习惯,是在 2016年暑假。但9月份开始上班后,阅读中断,习惯养成宣告失败。后来分析,这与我当时时间管理还不成熟、目标设定过高有关。
第二次开始阅读习惯成功养成,是在2017年暑假,也就是7月。这一次的契机是我加入了“熊猫书院”阅读计划。
“熊猫书院”是一个阅读类公众号,需要邀请才能加入。它精选了共读书单,涉及除小说外各个领域书籍。每天早晨6点半推送15分钟的阅读内容,都是书籍精读版,质量很高。每天会有打卡,每周会有针对书本内容的测试。
它推行学分制,如果经常不打卡或缺考,是会被退学的。阅读时,有种升级打怪的快感,使得习惯培养初期更有趣。
我怕被退学,所以每天都会阅读打卡,虽然只有十几分钟,但阅读的习惯算是慢慢成型了。我又想在每周测试上得个高分,所以每次阅读时都会认真做笔记,阅读质量也有了提升。
二、循序渐进
我给自己的习惯目标设置了最低标准。我对自己说:最好是每天阅读一小时,但如果实在做不到,那就打开书看一页吧。即使偶尔没有做到,我也不怪自己,我相信我迟早会养成习惯。
所以,第二次阅读习惯养成过程中,我的每日阅读会有中断,但是很快就会再次捡起来,直到我现在每天非得阅读,否则人就会觉得浑身不自在。
不要因为自己偶尔一两次没做好,就否定自我。这只会打击自己的自信心,把习惯培养的幼苗扼杀在摇篮里。持续做和每天做是有区别的。
给自己一个最低标准,可以把启动难度降到最低。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目标太高容易使人畏难退却。不想看时,告诉自己看一页就够了,人就没有那么排斥,有时看着看着就舍不得放手了。
还可以运用“减半原则”。第一天打算看200页,没有完成,第二天就把任务定为100页,如果还没有完成,就改为50页……如此下去,直至可以完成或降为1页为止。
只要持续做了,哪怕每天只定一页的目标也是好的,因为这时我们会觉得多看一点都是赚到,会更有动力继续下去。
三、寻求反馈
每次读完一本书,如果觉得内容还不错,我都会写一小段评价发到朋友圈,基本会赢得朋友的一致称赞,如“你好厉害呀,你怎么做到的……”
虽然获得夸赞不是初衷,也不是终点。但这对我来说仍是很大的一种鼓励,我的内心驱动力会更强。
现在,读书类微群特别多,免费、付费的都有。如果觉得自己自控力不太好,不妨加入读书会之类的群体,和小伙伴们共同督促。看到别人每天都在阅读,会让自己觉得持续阅读也没那么难。
而在自己读完后,把感受分享出来,外界的反馈会让人更有动力继续。
3.
总结:
我通过三个方面的改进养成了阅读习惯。
1、外在督促:熊猫书院等
2、循序渐进:设置最低标准、容许自己偶尔没做到。
3、寻求反馈:分享自己的阅读情况
这几个策略不仅在阅读习惯培养上适用,对其他习惯培养,如早起、运动等等同样有用。
回顾一下自己一直想养成却尚未成功的习惯,看看是不是存在同样问题。如果是,试试这几个策略吧,说不定这一次就成功了呢!
即使是失败的尝试,也比原地踏步好。
End
安安,90后教师一枚
做内在有逻辑,外在有情怀的人
写原创、有用、活得久的文章
欢迎勾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