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豆芽儿很菜
最近,看到《极简主义,活出生命真意》其中的“热情”一章时,
里面关于工作的阐释和思辨令我醍醐灌顶、如获至宝。
于是反复咀嚼,顺带加上我自己对于工作以及自我身份的思考,
来聊一聊。
壹
先来说说我自己,
毕业第二年考上老家县城的在职教师,
父母、公婆、至亲好友都替我高兴,于是“我是教师”“我闺女是教师”“我儿媳妇儿是教师”“我侄女是教师”“我外甥女是教师”……类的自报家门不绝于耳,
不管说了多少次抑或听了多少次,我还是不自觉地会有种扬眉吐气的自豪感。
除此之外,但凡我吐槽工作上的糟心事,
都会被“那可是教师呀”,“有寒暑假呢”,“多少人求之不得呢”,“那可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呢”……给死死堵住。
更讽刺的是,在我递交辞职信时,教育局人事科的人一副不可置信的样子,一再跟我确认,
“你确定吗?有多少人挤破脑袋想考考不进来,你好容易进来,居然要辞职?你是不是在跟谁怄气?你想好了吗?要不你拿回去再想想?”
我在想,如果我的工作是清洁工、外卖员、快递员,大家会这样苦口婆心、甚为惋惜地规劝我吗?
应该不会吧,
那么,教师这个职业在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优越感,到底是哪里来的?
贰
人们会通过你挣钱的方式来评判你,也会根据你的职业为你分配特定的社会地位。
人们自己也会不自觉地把事业作为自己的核心身份,随着职位的升高、任期的加长,人们认为事业使他们变得重要、引人注目,
也正因为此,很多人在失去工作时,感到羞耻、窘迫、缺乏价值,甚至会变得抑郁。
因为,人们往往为没有那么重要的东西赋予了太多的意义。
——《极简主义,活出生命真意》
的确如此,很多职业如教师、医生、公务员等等,被社会大众赋予了太多远超过它本身的意义,在职者也就深陷这些意义中不可自拔。
还是拿教师来说,
大众普遍认为,能成为教师的人,肯定出类拔萃、品德高尚、温和又有爱心,他们认为只有这样的人才会对教育有益,把子女交给他们才放心,
于是无形中对教师尊重又推崇,这种尊敬与推崇又反作用在教师这个职业上,让它不断收获额外的社会地位和价值。
可其实,职业可以规范一个人的行为,因为每个职业都有自己的行为规范,但不能单纯地用职业来定义和限定一个人,
人是多么丰富呀,成为教师的人当然也不可能都是雷同的。
说白了,教师也只是万千职业中的一种而已,与清洁工、外卖员、快递员并无本质区别,只是工种不同、作业内容不同而已。
我们要知道,所有职业的本质都是用劳动换取金钱,而我们需要钱,因为有了钱人才能生存。
所以我们必须工作,但是职业的选择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偶然。
就像我的大学同学,我们的受教育经历完全相同,却最终选择了老板、自媒体、翻译、教师、家庭主妇、公务员、做研究等完全不同的职业。
所以,不要用职业去定义和框定一个人,尤其不要自我设限。
因为
叁
你的身份绝不止你的事业。
你还是一个母亲,一个父亲,一个姐姐/妹妹,一个哥哥/弟弟,一个配偶,一个爱人,一个健康的人,一个正在成长的人,一个做出贡献的人,一个热情澎湃过着有意义生活的人。
——《极简主义,活出生命真意》
我们每个人,都该是个立体的存在,我们不只是工作上的那个人,还应该是生活上的那个人,更可以是爱好上的那个人。
可是我们却更愿意用职业来定义自己是谁,因为与生活和爱好比起来,职业评价要单一得多、容易达成得多。
比如,
好教师,就是本年度多次参加活动、获得较多奖项、本学年班级成绩突出的;
而好妈妈的达成,却要难得多、久得多,可能需要十年、二十年甚至一辈子。
但是,这才是人生呀,
人生哪有那么容易就能被定义呢。
总之,
人这一辈子,很长
你有一辈子时间来定义你是谁
人这一辈子,又很短
短到你可能只完成了自己的事业
公众号:豆芽儿很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