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背景: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 多元主义思想萌动, 一战后政府管控舆论、政治钳制思想,局面混乱。作者简介:沃尔特·李普曼,美国著名的新闻评论家和作家, 也是传播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之一。
全书一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开头即简明扼要地论证了公众舆论的虚幻性,并借此引出了“代理人”与“旁观者”的概念,希望以此重构民主政治生态。最后点出作者认为的公众的作用——抑制专政。第二部分论述了作者认为的如何在复杂的环境与人的有限能力之间成功架设桥梁。第三部分包含了作者对于政治理念的思考,并最终得出想要结束混乱状态,就得界定公众的职责,将个人利益分离出来。同时强调一个观点“公众舆论不是上帝的声音,只不过是旁观者的声音。旁观者一定要与行动者区别开来。”
下面是我对本书的一个观点小结以及自己的思考
1、“不应对公众抱有过高的幻想”就我个人来说,我确实像“坐在剧院后排的一位聋哑观众”:十八岁的公民拥有选举权,但是我却没有行使过,不知道在哪里行使。就连选举学生代表,我都没有好好看代表们的演讲稿。值得注意的是,李普曼的思想产生在大众传媒的单向传播年代, 在媒体与受众的场域中, 话语权几乎只存在于媒体一方。时光流转,沧海桑田,到了现在的双向互动传播年代,人们身处信息的洪流之中,却还存在着不了解自己是被什么裹挟着前进。公众时间精力有限是原因之一,信息茧房又是原因之一。
2、不要对教育寄予过高的期待“现代社会出现的问题层出不穷,速度之快老师们根本跟不上,更无法抓住这些问题的实质。最多可以尝试教授思考和感知的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却很有可能过于抽象,而且“即使他们有一定天赋,也只能在公众事物上投入非常少的时间和精力。”
3、代理人与旁观者我们需要信息公开,但是信息公开的目的是什么呢?我们会去看这些公开的信息吗?很明显不会。“人群越庞大、越复杂,最终的统一意见就会越模糊、越简单。”“如果用投票或表达意见的方式,选择其他人来管理公众事务,那么,他们就只能选择赞成或反对,接受或拒绝……但是,他们无法提出自己头脑中的想法,也不能将其付诸实践。”公众能做什么“选举是一种支持的承诺。我支持这个人。”选举是不是一种多数原则呢?多数人的强权?“公众能做的并不是通过选举表达他们的意愿,而是赞成或反对某项提议。如果这种理论被接受,我们必须摒弃民主治理能够直接表达人民意愿的观念,我们必须摒弃人民统治的观念。取而代之,我们应该接受的理论是,通过偶尔动员大多数人,人们可以支持或反对实际掌权的个别人。我们必须承认,公众意愿并不总是直接参政,而只是偶尔介入。”
抑制专制,假设“公众并不了解局内人所掌握的事件具体情况……他们无法分析意图或评估确切背景,不知道行动者的想法或深入问题的细节。”即“普通公众无法获得足够的信息,没有持续的兴趣,没有党派观念,没有创作力,也没有执行力”李普曼认为“教育公众的最终目的是让他们具备辨别个别人的能力。”就像“有人对专制统治提出挑战,公众只能说支持他。”
问题的本质是:
1、非均衡进化过程中产生的不和谐
2、世界是运动的,有联系的。例如,城市中的汽车问题并不单纯是汽车数量增加导致的,还与城市道路发展以及司机素质有关。感觉像马克思主义哲学
公众面对的两个问题:
1、规则有缺陷吗?
2、如果规则需要修订,如何选择修订规则的代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