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开始尝试学习中国画之山水写意,所自学选用的教材为王忠富等编著的《中国写意画超细致讲解·山水篇》。对中国画感兴趣且愿意尝试学习的你,可以同我一起,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持续练习。
以下为摘录的理论部分,供大家学习。
【前言】中国山水画简称“山水”,历史悠久,发展日趋完善。东晋的顾恺之画作意在传神,他的“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论点及提出的“六法”,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并画出了传世之作《洛神赋图》和《女史箴图》;唐代李思训创立的“青绿山水”为五代和北宋时期的山水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山水画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其创作的《江帆楼阁图》为后人争相模仿;董源、巨然,并称董巨,作为南宋杰出的画家,他们对元明清以至近代的山水画的发展有极大的影响;直至近现代,新一代大师黄宾虹、李可染、张大千、傅抱石、关山月等人吸收西方绘画理论,深入观察自然创作自己的风格,使山水画重新注入生气,将山水画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第一章】山水画概论
山水画发展简史:
始发于魏晋南北朝之间独立的山水画。隋唐展子虔的《游春图》展露了隋代或初唐“青绿山水”的面貌,盛唐吴道子的山水画简练且写实,李思训的山水画富丽而典雅,晚唐画家创立了“水墨山水”,敦煌壁画中出现了“没骨山水”。
五代、北宋出现了荆浩、关仝、董源、巨然、李成、范宽等一批名家,真实地表现了大自然,且审美认识上跨入新的阶段。荆浩的《笔法记》、郭熙父子的《林泉高致》则较系统地总结了山水画理论。
元代的黄公望、倪瓒、王蒙、吴镇,使山水画走向抒发主观情感、创造多种风格的新途径,并使山水画中诗、书、画的结合趋于完美。
清代山水画一派沿袭董源、巨然和黄公望,变化古法、笔墨;另一派则强调抒发个性,面向自然,将笔墨发挥尽致以传情达意。
五代两宋以后山水画发展变化,产生了数量众多的名家、流派,理论著述亦趋完备,奠定了近代近现代山水名家产生的基础。
山水画的艺术特点:
形象描绘:
重宏观、重整体,不拘泥于细枝末节。
空间的处理方法上:
将高远、平远、深远、阔远等巧妙地加以融合运用。
构图:
较人物画、花鸟画更重“势”与“开合起伏”的表达。“势”为具体形象间的联系;“开合起伏”为这种联系中的节奏变化。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画的差异:
表现手法:
造型手段
中国画:线,较为抽象;
西方画:面,更具体一些。
造型特点
中国画:并不是完全地对大自然写生 更多地是为了作者抒情达意:
西方画:通过色彩、明暗、线条、肌理、笔触、空间、构图等多种造型因素表达作者的视觉感受,真实地再现大自然的一草一木。
与山水相关的诗句
预告
下期我们将学习【第二章】工具介绍,列出绘画过程中经常用到的各种工具。
对中国画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学习,共同进步。以成年人的身份,在感兴趣的领域,做内心年幼的学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