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高考放榜时,几家欢喜几家愁。
但无论成绩如何,跨过高考,一个新的人生阶段开始了。
所谓高考一场,不过成长之仗。
人生无限,谨以此文宽解所有考生以及他们的父母。
高考不过一场修行
考得好,当然值得庆贺。
毕竟,考上一所好大学,去到更好的城市,遇见更强的对手,历经更多的考验,也有更多机会创造奇迹。
考得差,也不必灰心和绝望。
只要你身体健康,一直走在修行的路上,一直坚守内心的渴望,总有一天,你也会发出属于自己的光。
高考不过一场修行,分数多少并非最终。
只要你一直前行,余生就有很多可能。
高考或许可以影响你的未来,却绝不会决定你的人生。
未来还长,路在脚下。
不信?看看他们如何走出高考的“阴霾”:
01
马云:数学曾得1分
1982年,18岁的马云迎来了生命里的第一次高考。
他的报考志愿表上赫然写着:北京大学。当年,他的数学成绩是——1分。
心灰意冷的马云和表弟去宾馆应聘服务生,让老板给拒了,通过找关系,才做了一份给出版社送书的活儿。
19岁那年,他再次走进高考考场,数学成绩19分!
马云又开始了一边打工一边复习的日子。到了20岁那年,他参加了第三次高考。这次,数学考了79分,但总分数比本科线还是差5分。
当年,杭州师范学院(2007年改名为杭州师范大学)英语系由于刚升到本科,以至于报考的学生竟然不够招生数。
校领导做了一个决定,那就是让几个英语成绩好的专科生直升本科。
于是,英语成绩很牛的马云以本科生的身份踏进了杭州师范。
02
李修平:曾三次落榜
当初,李修平高考连续三年落榜,父亲却从来没有为她“走后门”找工作。
父亲的话里没有丝毫通融:“你如果继续复习考大学,我支持你;你如果不想考了,就把档案放在街道上,听街道的安排。”
李修平特别不服气:姐姐哥哥都上了大学,怎么我就不行?
后来她考上了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离家时,父亲送给她几句话:“生活要朴素,学习要努力,做人要坦诚。”这是一个父亲送给女儿的“规矩”。
孩子们,无论你的成绩有多么糟,它和你未来的成功没有必然的联系。
坚持你的努力,在任何逆境中保持好你的状态,别害怕失败,不卑,无愧,走好每一步,你就是成功者。
每颗种子都有自己的花期
高考结束了,一位班主任在家长群发了一条微信,内容是这样的:
不管成绩怎样,没有什么优生差生的区别。
家长们要知道,每一个小孩都是种子,只是每个人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绚丽绽放;
而有的花,却需要漫长的等待。
不要紧盯别人的花,不要觉得别人家的永远都是好,相信花有自己的花期,细心呵护,看着他一点点地成长,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也许你的种子永远都不开花,因为他是一棵参天大树。
我国有这样一位老师,他带了一个55人的班,37人考进清华、北大,10人进入剑桥大学、耶鲁大学、牛津大学等世界名校并获全额奖学金,其他考入复旦、南开等大学。
他也是一位成功的父亲,他的女儿以优异成绩被北大录取。
他就是全国优秀教师、人大附中数学老师王金战。
以下是这位老师总结的教育经验,强烈建议每位父母花几分钟时间阅读,仔细品味一定会受益匪浅!
01
影响孩子成绩的主要因素不是学校,而是家庭。
如果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孩子在学校就可能会过得比较辛苦,孩子很可能会成为学校的“问题儿童”。
02
不要做有知识没文化的家长。一些人有高学历,但不见得有文化。
如果家长不懂得生活,不知道善待他人,甚至不懂得善待自己的孩子,无论他拥有多高的学术水平,他也是没有文化的人。
03
有修养的父母是:“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他们跟孩子讲道理,耐心征求孩子的意见。不要指望打骂孩子就能让孩子学会服从。杀鸡给猴看的结果是:猴子也学会了杀鸡。
04
让孩子成为既有激情又有理智的人。
“没有激情,任何伟业都不可能善始,没有理智,任何壮举都不能善终。”
05
经常和孩子一起做三件事:
一是和孩子一起进餐;
二是邀请孩子一起修理玩具、家具或衣物,偶尔邀请孩子帮忙解决困难;
三是给孩子讲故事并邀请孩子自己讲故事。
06
如果不是特别忙,父母最好每天赶回家和孩子一起进餐。
家庭的共同价值观,就在全家人围着一张桌子吃饭的过程中建立起来。
07
在孩子3岁前后,他的身边最好有一个无为的放任型父母。
在孩子9岁前后,他的身边最好有一个积极的权威型父母。
在孩子13岁前后,他的身边最好有个消极的民主型父母。
有效的教育是先严后松,无效的教育是先松后严。
08
告诉你的孩子:认真听讲的孩子偶尔成绩好,认真自学的孩子永远成绩好。
09
必须让你的孩子学会与他人交往并愉快地接受小伙伴。
如果父母对自己的邻居不满,对孩子的小伙伴也十分挑剔,或者不让自己的孩子和他们交朋友,让孩子觉得好像自己跟别人很不一样,那么,这些孩子长大以后就很难与任何人自然地相处。
10
《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世界贡献了一个词语:守望。
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从中考、高考分数出来的那一刻,很多考生都会大胆猜想自己未来的命运,
高分者,一脚踏入高校,似乎人生已经平步青云;落榜者,面对分数整日哀叹,预感未来一片惨淡。
其实面对孩子的失败,父母的应对方式非常重要。
有些家长三言两语就能激起孩子上进的欲望,而有些家长一句话就把孩子的信心浇灭,让孩子陷入失败的漩涡,再难翻身。
如果孩子将考试失败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天资,如:我真是太笨了,那么对以后的考试依旧不会寄予希望。
而当家长引导孩子将失败归因于自己的努力不够,或者客观分析考试的难度和当时身心状态的影响,那么孩子还会有信心面对以后的考试。
亲爱的父母,愿你永远做孩子人生路上的鼓励者和支持者,让孩子成为更优秀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