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一看这个标题,诶,这不是圣雄甘地“非暴力不合作”嘛。把“非暴力”用在人际沟通上,想来该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情,然而越往后听,思绪就忍不住的飞向了那些沉重的往事。
带着自己最后一丝骄傲,我终是离开了那个不再属于自己的家。然而可笑的是,回到生养自己的这片土地,我却感到莫名的陌生与害怕。一段旅程结束了,留给我的是不断的反思和自省。
婚姻里,我有过太多的埋怨:嫌弃老公不浪漫,抱怨他不能真正的懂我,每天沉迷游戏,陪孩子的时间少……日积月累的怨气终究演变成了一场场吵不完的架,有时争得面红耳赤,各不相让;有时恶语相向,唇枪舌战;有时甚至大打出手,俨然忘记了我们也曾相爱的事实。而最终的结局呢?不过是一如既往地抱怨、吵架,再抱怨、再吵架,如此反复,周而复始。问题它始终在那儿,不增不减,不多不少。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总在问自己,“我到底哪儿做错了?”
今天的《非暴力沟通》或许给了我答案。想想之前的一幕幕,可不就是一出大型的暴力沟通现场嘛。那“血淋淋”的场面,“不堪入耳”的话语,至今让我记忆犹新。怪我们太年轻吗?不,我想是我们都还没学会如何非暴力地沟通。不得不承认,即使行将进入而立之年的我们在世俗面前依然太过“年轻”。年轻的我们总以为大声表达自己的愤怒就能让对方妥协退让,殊不知这种以爱之名的道德绑架才是一种赤裸裸的伤害,一种暴力。
《非暴力沟通》交给大家一个标准的公式,“我观察到……我感受到……是因为……我请求……”。看似平常稀松的几个词语如何就能让人有效地进行沟通呢?书里提到非暴力沟通包含四个要素:观察、感觉、需要、请求帮助。于我而言,我自觉最值得深思也是最难做到的是第一个——观察。
我们都习惯对一个人,一件事,一种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的观点。总是在有意无意间站在一个高点,对别人品头论足,诸如现在的网络喷子、键盘侠等。他们只需动动嘴皮子,敲敲键盘便能对他人“口诛笔伐”,进而形成一种网络暴力。虽然这是一种隔空对话,或许还是单方面的,但放到我们需要彼此面对面沟通的实际生活中其实是一个道理。要做到非暴力沟通,第一要素就是观察,而不是评论。亦如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所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作为一个平常人,要做到客观公平地观察他人及其行为而不批评指责谈何容易,更何况是你最最亲近的人。反思自己当初的生活,就因为是自己的老公,因为是自己的父母,因为是自己最亲近的人,故而毫不忌惮地去评论指责,这是多么愚蠢的行为啊。究其原因不过是自己没有分清观察与评论,将二者混为一谈罢了。
书中提及一首诗,让我印象极为深刻,名为“我从未见过懒惰的人”:
我从未见过懒惰的人;
我见过
有个人有时在下午睡觉,
在雨天不出门,
但他不是个懒惰的人。
请在我胡言乱语之前,
想一想,他是个懒惰的人,还是
他的行为被我们称为“懒惰”?
我从未见过愚蠢的孩子;
我见过有个孩子有时做的事
我不理解
或不按我的吩咐做事情;
但他不是愚蠢的孩子。
请在你说他愚蠢之前,
想一想,他是个愚蠢的孩子,还是,
他懂的事情与你不一样?
我使劲看了又看
但从未看到厨师;
我看到有个人把食物
调配在一起,
打起了火,
看着炒菜的炉子——
我看到这些但没有看到厨师。
告诉我,当你看的时候,
你看到的是厨师,还是有个人
做的事情被我们称为烹饪?
我们说有的人懒惰
另一些人说他们与世无争,
我们说有的人愚蠢
另一些人说他学习方法有区别。
因此,我得出结论,
如果不把事实
和意见混为一谈,
我们将不再困惑。
因为你可能无所谓,我也想说:
这只是我的意见。
——鲁思.贝本梅尔
所谓的“懒惰之人”、“愚蠢的孩子”、“烹饪的厨师”,不过是我们个人的意见和评论罢了。在别人眼中“懒惰之人”或许成了与世无争的人,“愚蠢的孩子”不过是学习方法不同而已,厨师也许仅仅是一个人的烹饪。论不清孰是孰非,但需谨记一点:人们总是会倾向于听到那些评论的话语,并对此立马做出应激反应,所以我们万万不能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所有的评论都需建立在特定情境中的观察之上。
————谨以此文勉励自己,掉过的坑尽量不要再掉第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