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李明老师开设的首期明塾课程结束了。三天的毕业答辩和毕业典礼,一次又一次颠覆了我的想象,一次又一次刷新了我的认知,一次又一次引爆了我的泪点。
很多次的有个声音在说:太厉害了。太了不起了。太感人了。太触动了。回程途中,我很累,却睡不着。脑海里始终回放着那一幕又一幕深刻的画面。我想抓住点什么写下来,却发现怎么抓都是对那整体感受的剥离,而又似乎不太满意于那种剥离出来的单一描述。
然后我就一直在想:
1.是什么让一个普通的培训课程变成了如此如此的不普通?
就在2018年,我在上海德瑞姆机构也上过李明老师连续12天的叙事疗法初中高阶的培训课程。所以真的,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看起来,都是叙事疗法的系统培训。而且导师都是同一个。然而,可以非常肯定的说:
学员的收获相差太大。
学员间的情感联系相差太大。
学员与老师建立的链接相差太大。
学员把叙事理念用于生活相差太大。
我还记得明塾课程开课前,李明老师和杨老师以及助教们,我们在温都水城的一个火锅店讨论助教们该以怎样的方式带学员。杨老师说之前在别的机构上的哪次课程效果不好时,我还反问:“效果不好的根据是什么呢?”
时至今日,我才知道,那个好与不好之间的距离,有多大。
是啊,是什么?是什么让一个普通的培训课程变成了如此如此的不普通?我想,是不同的课程设计。是老师的倾心倾力。是老师的人格魅力。是爱的加持……
2.经历过普通的课程,也经历了这个不普通的课程。我,个人,从这里收获了什么?
我在毕业感言里,除了针对小组的总结。就自己而言,我只说了一句话:谢谢大家带给我的滋养。
是啊,滋养!哪里来的滋养?萦绕在我脑海里最多的就是两个字:关系。
周四晚上,我深夜凌晨才到公司宿舍。我的第一句话就是:“有吃的吗?”同伴眼里放着光,从僵尸躺的状态雀跃般的起来去给我烤面包吃。是怎样的关系让我在那样的深夜那样的状态下才能发出那样的请求?是怎样的关系让同伴才能在被要求时,眼里还放着光,雀跃般的跳出被窝?
有一天,学员发信息给我,说:“为什么我越来越爱你,你做了什么?”我答到:“可能就是因为我从没想过要刻意去做什么吧。”
从大家一次次分享的生活故事里,从大家一次次表达自己的收获和感谢里,从大家彼此相视的眼睛里。情感在流淌,爱在流动,滋养在延续。一切都缘于关系的诞生和创造!
课程结束了,然而学习群里似乎没有接收到这样的信号。分享在继续,学习在继续,见证在继续……一个课程,变成了一辈子。何止是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