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是窄门 | 金秘书比高圆圆输在哪里?
原创: 变美研究院 变美研究院 1周前
现实生活中,除了不会打扮的情况,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过于精致。
之前写了一段话
“可能是生活中经常看美女的关系,我发现有一种女孩子打扮的问题是——过于精确。从头到脚的一丝不苟,每一寸比例的绝对正确。
舒服到了极致就是不舒服,其实让大多数人舒服的不是这样的美。
你现在脑海里想三个排名前三的大美女的画面,关键词一定有“自然感”。你相信美的是她本人。而过分的精确恰恰会制造一种“怀疑感”。
这个事儿我没法跟你形容具体,但是就有的女孩让人一想起来她就是她自己,也就有女孩子一想起来她就是她的一身“精确”。其实区别特别大。
精确的设计感会让人看上去缺乏生命力,换言之,不可爱。还有,当一个人哪里都挺对的时候,人有些强迫地,会想去看她哪里不对。再次,容易显老,隆重是成熟的标志,不解释了。
就拿直男斩这个事儿说。模仿了好嫁风全套,睫毛根根,眼影晕染,但是最后一步把那个斩男色口红擦掉只剩一点点,这个才叫聪明。
拿显腿长这事儿说,学了高腰裸色坡跟鞋剪刀腿,到身上只用一样叫聪明,四个上齐,其他部位搭配不上会尴尬,搭配上了显得累。
皮草,蕾丝,丝绸,一切的闪光面料都自带隆重感。
修身,黑色,露肤,三者上齐难免显得风尘。
猫跟,外眼线,丝巾,过于直的头发,红色系腮红属于年龄感和女人味同时加乘,身上有一样通常足够了。
足够艳丽的脸可以穿的足够简单,想想世界杯那个伊朗美女。
腿长的姑娘,漂亮的有设计感的裤子和指甲,比穿热裤和十公分坡跟显得腿漂亮。同理,突出优势有一百种方法。
身上最便宜的一件最暴露品味,最贵的一件最暴露愿景,鞋子表明了真性情,包表面了自我定位,这四者传达的信息,如果错位穿再好也很滑稽。。。。
有人相信花十分苦心就能做突出一个,但偏偏忘了有天赋技能还未点亮。 美这扇窄门,会拒绝所有只懂把手往外伸的人。”
比如韩剧里的金秘书。比如晒包晒鞋的小红书贵妇网红。精致当然比粗糙好,但是过分的精致,每一个毛孔都在诉说着企图心,反而会掩盖了美丽本身。
这是之前微博上的一些评论↓
所以打扮上,如何避免过分精致呢?
除了我上文提到的,在搭配上营造“呼吸感”,避免全套武装上阵的感觉,我觉得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做到轻松的质感。
轻松的质感=放松的形式+真正精致的细节
什么叫放松的形式呢?
形式,就是最浅层的表现形式。
就发型而言,比如盘发会比散发看起来精致。
比如,高高紧紧的马尾会看上去比低马尾松散的精致。
比如,男性油头会比小卷看起来精致。
一般情况下,我们在出席各种正式或者行政场合的妆容,发型,服装的精致感,都是大于休闲场合的。
适合名媛风,ol风的发型,服装款式,也是比日系清新风,法式田园风精致的。
伞裙比包臀裙放松,粗跟比细跟放松,伞裙比包臀裙放松,棒球衫比小西装放松。
以上都叫做形式。
在形式上精致,是最快速的提升精致度的办法。一个平时睡不醒头,宽松t的姑娘,突然有一天梳高马尾一身行政套装了,会感觉气质,精致度都上去一大截。整体的气质在距离感这个维度上,会有一个跳跃式的提升。
但是,以上的精致,都是形式上的精致。形式上的精致,如果再细节上的精致不达标,便会产生用力过度的感觉,以及企图而不达的滑稽感。
所以在强调女性化的ol套装,穿好了是精致女强人,稍微更过度就会有风尘老气感。而号称人人穿都更帅的西服套装,更是大多数男性都穿出了卖保险的感觉。
细跟虽然优雅,但是鞋子本身更抢眼就更容易显出拙劣感。缎面的吊带长裙虽然流行,不少女生却无法驾驭过分的优雅感。
精致的谬误不仅仅在于精致本身远离真正的美感,还在于越是精致的,容错率越低。
所以,更符合人们对美定义的,不应该是形式上的精致,不是小红书上一双jc一条短裙ins风满满的精致,不是淘宝上号称重工刺绣好版型却卖千元以下的易得精致,而是形式上的放松,内里上的精致。
就服装而言,内里上的精致在我看来,必须包括两个维度:
1 适合。量身定做的感觉,这个是最高级的精致。
2 细节上的胜利。
放弃在最外层次上寻求精致,反而容易赢得美感层面上的胜利。
高圆圆在这点上就非常聪明,她其实自身条件是非常适合名媛贵妇感的。
但是她的造型团队,从来都没忘记她的美以及形象塑造,需要的“透气感”,才能保住直男女神的头衔。无论是早期马卡龙色的大量应用,还是上了热搜度假风黄裙。她的造型平衡感一直都是教科书级别(参考:从高圆圆之美谈起)
她是一个得到美的评价远多于贵这个评价的人,人心的层面就已经赢了。
所以,放弃精致的形式——名媛贵妇风的塑造,而就精致的细节这个话题,如何确定细节呢?
示例:比如我搜一款 黄色吊带中长裙, 这是同一价位出来的相似度很高的款式,这个时候要怎么看呢?
胸围腰围可选码暂且不论,明黄的亮度程度根据自己肤色而定。面料很多都标注不全,只能看细节图自己判断。
有质感的第一要义,是合身,合身不仅是指贴合身体,而是从长宽,侧面,背面,三维立体的全方位契合。
首先对比裙长,因为这条裙子的款式,最美的状态应该是要穿出中长放松优雅的效果,比如对于1米6的个子,稍过膝盖需要95cm左右,想露出半段小腿,大概在100左右,到脚踝需要110cm,这几款中到膝盖的是57,到脚踝的是8,其他都能露半段小腿。
其次是分割。
横向的分割,25678这种褶状,蓬起的腰线分割感是最明确的最强烈的,所以最显得腰细。
134这种自然腰身,对身材的要求不只是腰细,更重要是腰短臀翘,否则侧面容易暴露缺点。
蓬起的腰线不挑身材,偏向娃娃款,修饰身材能力较好,但流动感就没有自然流线拼接的好,自然流线对身材要求更高所以也更能显露曲线美感。
还有一个是横向分割的粗细,注意567都采用了腰带分割。越粗的腰带,要求穿着的腰要更细。
比如这样,因为模特本身腰细,所以粗细腰带她穿都OK的,粗腰带还会给人一种复古感。但如果我把模特拉宽,那么粗腰带的体量感就over了。
所以5的腰带比7会更难驾驭,而6的蝴蝶结则加入了甜腻女孩味,稍显低幼。
另外一个是纵向分割。
越长的线段,延伸感更好,会显高显瘦,所以1234这种连续分割是更好的设计,会显得更加高。
再看色彩。
色彩的指标是取决于色彩纯度高(即所谓的颜色正),而且一定要避免易掉色的面料,真的是不论怎么穿都会显得旧旧的。
比如再从上面选择的黄裙子中的横向对比来看,3478就是明显的会因为色彩的不正而使得质感减分。
3和8明显的有一种浑浊的感觉,3的低饱和度和8的低明度都是不正的原因。再加上面料因素就会因为不耐洗而更加有脏和旧的感觉。
再看黑名单中的4和7,在黄的色相中偏红过多,或是偏绿过多都会导致颜色失去本身的质感。
再来辅料:
第一点, 有没有辅料决定了工艺的复杂程度,所以有些时候在对比同类型服装时,里布的存在与否就是代表着质感的一部分,有了它可能代表着更加有型、结构牢固、面料减损。
第二点,存在辅料也不是必然有质感的体现,辅料的质量也会影响着呈现出来的质量。
内衬、拉链、纽扣、装饰物等部分决定了质感。
横向对比1234,3的扣子质感比较差,2同色分割效果没有1或4明显,1对比4的扣子金属质感会更好。
看完整体我们来看局部,在类似款式的比较中,越是有设计感的小细节,就越能区分质感,这条吊带裙需要揣摩的是两个点,一个是领口,一个是吊带。
领口的话,578是平口,12346是不同弧度的v口。平口的线条不显胸,会更少女活泼,更复古感。而V领更女人味,也更烘托胸部的存在感。
吊带的话主要看粗细和间距。
4是明显最粗的,5是最细的,8的蝴蝶结设计更低幼甜美。
风格上,粗吊带更少女跟复古,而细带会更女人味,性感加持。
溜肩的话,不太适合太细的肩带,会让不太好看的肩部显露,倒不如粗一点的带子来得美观。特别是木耳边有飞袖的感觉能缓冲肩线的走势。
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是带子的位置。因为绝大多数亚洲人都是头大肩小,所以一般来说,越靠两侧的带子会显得头肩比的条件更好。而肩部太宽则反向操作,带子靠内一点点。
像这个模特头大肩窄,把带子外移一些,视觉上就舒展了很多。
IU这条裙子就是对的,成为爆款不是没有理由的。
我们知道了以上原理,再来对比一下高圆圆的黄裙和陈乔恩的黄裙,就会发现,虽然陈乔恩的看上去设计更加贵妇和精致,但是高圆圆的黄裙更加“衬人”。细节上的胜利。
另外,无法在网上对比的是,在选购一件衣服的时候,也有一些要注意的点:
1)面料
触感
虽然很多时候说视觉与触觉在接收物的质感信息的时候是同步的。
但是现在往往很多时候仅仅靠眼睛很难分辨出质量的好次,就需要充分运用触觉。亲肤与否,是否有廉价塑料感,只要一接触皮肤就很明显可以感受的到。还有嗅觉也可以用到,是否有明显刺激性气味,或是天然面料的独特味道,都可以通过视觉之外鉴别。
像3和7是懒人不应该考虑的材质,麻料成分高抗皱性差,穿前不熨烫就很廉价。4的厚雪纺垂坠感是最强的,其次是1,人造丝。
缎面等等有垂坠感的虽然会有质感,但是要考虑自己是否是个懒人,否则要选择更容易打理的面料。
上身有型
上身有型更是很多细节处。比如衬衫解开一个口子的时候依然能保持领部的挺括。
有型也不仅仅是人体本身的凹凸起伏,也需要考虑到服装与人体之间的内空间因素和人体运动的因素。
所以有型不能只是静态的型,更是可以动起来的“型”。
2)工艺处理
工艺处理的部分最基础的可以从两个直观方面来看:
走线
走线主要观察缝线的针距是否一致
缝边是否忽松忽紧
起伏
最基本的平整,保证整个衣服左右对称,无拉扯扭曲感
尤其是在边角、袖笼、口袋、拉链处不能明显的隆起凹陷
这篇文章是我看到大量号称重磅,真丝,重工,好版型等的淘宝衣服后的所感,其实这种宣传,大多无非宣传的还是面料上的挺括或者矜贵,偏直线版型的正式感等。
所以这种宣传下,虽然这类的衣服第一眼看上去会显得更加“贵”,但是第二眼未必显得更加美。
大多数为这种概念买单的姑娘,其实想要的是"真正的质感”,在这点上,第一眼的印象会骗人。原因就是开头说的。
要变美,你总要做一些看起来更难的事,而不是为一眼即见的概念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