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此凌厉,她却始终静寂,无论踏过多少刀山火海,无论见过多少生离死别,杨绛沉默不语,只是不停地跌倒,再爬起。她活成一个史诗一般的女子,毕生所求却只是“平常”二字。
读王臣的《认真地年轻,优雅地老去》有感
年少无知时我总冀望鹤立鸡群,稍不如意便心生失望,自己和自己拧巴较劲。初入职场时被人唤做小凡,心底总暗藏永不满足的野心。后来奋斗多年终于被唤做凡总,却羡慕起小咖的单纯和执着,总是让人称我小凡,祈望一直谦逊,一直有所努力和向往。
近年越来越喜清静至简,若非生活压力,避世独读,品啡赏花的日子倒也如我心愿。倒不至于看透红尘,只是经历过各种极致的人生后,越来越喜欢安静和独处。每个阶段总有每个阶段不同的心境。人生啊总是在一场又一场得到和失去之间轮回。得到经验,失去年华;得到事业,失去情感;得到生活,失去健康。世事终难两全。身为凡夫俗子,偶尔也难免抱怨天不遂人愿。读杨先生的百年故事,不由羡慕起杨先生一生宠辱不惊从容不迫的圣人心态和百年优雅。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尚需修炼百年哉。
杨先生有一段百岁感言广为盛传,她说,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和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杨先生一辈子著书立说名言数不胜数,而我独记住这一句。想来是因为人生中有太多的时刻感同身受了,的确,这个世界没有别人,只有自己,我们都需要学会在人生最艰难的时刻独自嗜血而伤,你以为的有力的臂膀和温暖的依靠都会在猝不及防的某一瞬间突然坍塌,父母会猝然离世,爱人会突然背弃,朋友会莫名插刀……只有自己会一生陪伴到尽头。读杨先生的百年故事,越发深有体悟。“我们仨”最终还是留下杨先生一人,好在她身孤心自在,丰盛在人间。
杨先生一辈子饱读诗书,钻研写作,也经历过国家浩荡和下放流放,遭遇过先生和女儿先逝,但似乎她与生俱来一种淡定从容坚毅不屈的大家风范,所以民国那么多才女,唯有她能与世长存百岁。心理脆弱太易受外界影响的人,难免遭遇流言蜚语乱枪暗箭的侵入,过往太多含冤而死的魂灵,即使她的弟妹亦难逃浩劫。她骨子里定是有着不凡的基因。她一生清贫只默默做学问,那份难得的独醒和自持为我所钦佩。杨先生系出名门,从小苏州、上海、北京三地辗转读书,每到一处即成校园里的学霸才女,得各校校长厚爱有加。后如愿上了清华,和钱老结为伉俪后留学英国法国。羡慕他们一见钟情的故事。钱钟书评价她:最贤的妻,最才的女。短短数语,精辟绝妙,尽含深情。她有叱咤风云的资本,然她一生心静如水,清幽如兰,才修得百年优雅,留下一世佳话。
岁月如此凌厉,她却始终静寂,无论踏过多少刀山火海,无论见过多少生离死别,杨绛沉默不语,只是不停地跌倒,再爬起。她活成一个史诗一般的女子,毕生所求却只是“平常”二字。
杨先生曾翻译过一首英国诗人瓦特.兰德的诗:
我和谁都不争,
和谁争我都不屑。
我爱大自然,
其次就是艺术。
我双手烤着
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
我也准备走了。
这首诗似杨先生一生的注解。她和谁都不争,简静与无,素雅安然,但内心丰盈,智慧卓越。期望这一生也能学会像杨先生那样淡定从容,在自己的天地里安静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