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伯伦说:“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
谨以此文,献给我平凡,却又散发“倔强”力量的母亲。
01
母亲是属牛的,风雨坎坷走过的大半辈子,似乎带着与生俱来的一股傻傻的“倔”。
小时候听外公外婆讲,母亲出嫁前在家是个劳动的得力帮手。
那个时候女孩子并不流行上学,错过了一年级的上学时间,快9岁的她才开始被送进学堂,却因为跟不上二年级的进度,渐渐远离了学堂。知识这座宏伟的殿堂,母亲就这样无缘地错过了。劳动成了她生活的主旋律,虽然是女子,母亲在各方面都毫不示弱——跟着生产队的大人们一起出工,早出晚归是常态,一亩的稻子,她一天不停歇地能割完。
拿到很高的工分,为外公外婆分忧,似乎是母亲最大的心愿。其实那时母亲的家境还是不错的,家里孩子不多,外公还有这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为生产队放鸭子。这个略带技术含量的工作保证着家里的吃、穿,甚至比一般人家过的要轻松。母亲的勤奋,出自本心,又或许是作为长女的责任感。
除了劳动卖力的“倔”,与父亲的相遇更是开启了她人生的“倔强”之旅。
02
父亲已经年龄不小,却因为家庭条件太差,迟迟没找到对象。后来,经人介绍,认识了邻县我的母亲。
论家境,父亲是配不上母亲的。家里有六个兄弟姐妹,虽然没有到一贫如洗的地步,却也生活窘迫。一家十余口人,就挤在三间土房里,一年到头或许吃不到几顿荤腥。父亲是老大,还要供养弟弟们上学,母亲嫁过来,绝对意味着清贫、吃苦。
论才识,母亲又占着下风。风华正茂的父亲,身材高大,相貌清秀,虽然以四分之差没有能够考上大学,却也凭着自己的努力,被队里举荐,成为一名光荣的军人;而母亲那时,几乎是大字不识一个,只有一颗少女心,一双勤劳的双手。
就这样不搭边的两个人,第一次见面后,竟然就定了终生!父亲喜欢上母亲的勤劳,母亲被父亲的为人深深吸引;爱情让她无惧生活的艰难,义无反顾认定父亲就是那个对的人。
虽然外公外婆担心女儿嫁过去会吃苦,却抝不过母亲的坚持。母亲心里认定的人,在吃苦面前又算什么呢。两人开始筹备结婚了。
一辆自行车、几件新衣服……就是全部的彩礼,母亲毫不犹豫地嫁过来了。
很快,父亲又奔赴部队了。家里多了妻子的照料,相信他这次会安心很多。这段时期并没有被他们过多的提起,可以肯定的是,母亲已经用勤劳来灌溉这个新家。
03
当我和弟弟妹妹们陆续来到这个世界,关于母亲的记忆就鲜活多了。
八十年代,国家正严厉地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传统的“香火”观念固执地激励着他们生了四个孩子:我、两个妹妹还有弟弟。关于怀孕的种种艰辛,并没有听到母亲过多地提起,只是在那个年代,大着肚子依旧干着农活是常态,她也把这种辛苦看做自然。
因为超生,父亲被开除了公职。消沉一段时间后,父亲准备远赴江苏下海经商。虽然母亲没有读过什么书,但对于父亲的决定,她是很支持的。“你放心去闯吧,家里有我”,不善言辞的母亲,用行动默默支撑着这个家。
从此,父亲和我们之间隔着遥远的距离,每隔两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回一次家,家里大大小小的事都落在了母亲身上。
她不光要照顾我们姐弟四人的生活起居,还一件不落地干着家里的农活。干地里按季节种植芝麻、绿豆等作物;水田里种稻谷,每年两季,到了夏天尤其忙碌,俗称“双抢”时节。一方面将春季种下的稻子收割、归仓,又要紧跟着将水田翻土、平整、放水,插上新的秧苗。
记忆里,“双抢”时节母亲总是很早就起床,带上一壶水和简单的吃食,趁着天不热开始割稻子;一垅接一垅地割着,她干活及其麻利,一镰刀下去就是一大把稻子,很快又开始下一把……也顾不上多休息,往往是一大垅割完了才伸直腰歇一歇,单薄的衣服早已湿透黏在后背上……稍大些的时候,母亲会带着我跟她一起到田里,她干重活,我做轻活;很少听到母亲抱怨,不停歇地把活干完,仿佛有使不完的劲。
很多年过去了,我还依然对这段记忆深刻,农活的艰辛是对一个家庭主妇体力最大的“磨难”。母亲不知疲惫的忙碌也深深留在我们的脑海里,所以我们姐弟四人都很用功地读书,不做偷懒者。
04
常年奔波于江苏和家之间的父亲,在生意上渐渐有了起色。他建立了一条成熟的供货链,将家乡盛产的“干石粉”,通过水路(过长江),卖给江苏的厂家。此时,母亲又多了一个角色——父亲的生意帮手。她需要在家里这边,帮助父亲把货一车车的运到港口,点数、跟司机结账。
很难想象,一个大字不识的农村妇女可以胜任这个工作。母亲却一点都没有退缩,年轻时身上那股“牛”劲依然在。
她跟着父亲从零开始,从学写自己的名字,一笔一划地开始学习。很多个夜晚,昏黄的灯光下,母亲拿着笔很认真地练习着,阿拉伯数字、复杂的汉字,像个勤奋的小学生。有时候还问她的孩子们,看着她笨拙、幼稚的笔画,我们也都乖乖地拿出书来读。
就这样,母亲学会了很多字,也学会了记账,虽然字迹仍然笨拙,进进出出的每一笔账她都记得清清楚楚,基本没有出过错;曾经终日忙于农活的母亲,跟着司机一趟趟往返于家里和港口间,她性格开朗地与人交往,也学些父亲生意场上的必须技能,习惯了穿高跟鞋,不再只是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妇人了,生活不经意间将她磨练成自己未曾想过的样子。
勤劳、朴实仍然是她的初衷,与兄弟姐妹、妯娌间相处融洽,即使父亲在家的日子如此之少,家庭传递给我们姐弟四人的是浓浓的爱意和温暖。
有这么个贤内助,父亲的生意也越来越好了,家里盖起了新房,买了新的电视机,日子渐渐红火起来。
母亲不用再那么操劳了,因为我们姐弟相继进入初中、高中,母亲的重心转移到照顾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上来。
05
为人父母后,我才真切体会到养育一个孩子是多么的艰难。它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消耗着大人无尽的精力和耐心。我也更加理解母亲当年的不易,四个孩子都需要她的关爱;而漫长的成长之路,她没有缺席我们任何一个人重要的时刻;在生活上尽力改善我们的生活,后来甚至在学校旁边租了一间房子,照顾弟弟妹妹们的起居。
母亲很遗憾这辈子没有读过什么书,所以特别支持我们读书,“多学些知识总是好的”,似乎从小的时候开始,母亲嘱咐的最多的就是“去学习吧”,家里的活能不让我们做的,尽量不占用我们的时间,她的思想是开明和前卫的。
我们姐弟四人相继都考上了县里最好的高中,然后都考上了大学。
这在我们的家乡,也一度传为美谈。一家庭的四个孩子都能考上大学,实属不易,令人刮目相看。
这里固然有父亲为我们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更多的是母亲的一路陪伴和榜样力量。她用最朴实的勤劳,最“倔强”的努力,还有耐心的守候,滋养我们的心灵,给她的孩子们发自内心的动力。
06
如今,母亲已经快六十岁了,父亲也逐渐放下忙碌的工作,他们像很多的老夫老妻一样,开始了相互陪伴,相互依赖的晚年生活。
像中国大多数母亲一样,母亲一如地节俭,不愿意在自己身上多花一分钱,尽量什么事情都不麻烦儿女们。
或许是年轻时体力消耗过多,母亲的身体频频亮红灯,疼痛不断,却总是默默的忍受,不让我们知道。安家立业的我们唯愿母亲能够身体健康,像曾经那样,在我们心中永远倔强,有力量。
大师季羡林写过这样一段话:
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待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个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注:指高粱饼子)。
我的愿望,大抵也这样的简单。倔强的母亲坚强地辛苦了大半辈子,往后余生,陪伴,是我们最微薄的倾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