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内容在微信公众号【漫雪封尘】更新
(本文作于2016年1月7日)
昨晚很晚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了这篇文章(文章附在后面)。两个姓罗的胖子被绑在了一起,关于缘由我的第一反应是应该与一个字有关“吹”。“吹”的功夫我认为两个人都能称得上实力派。后来发现事实并得如此。
很久前我还怀疑两个是不是兄弟。后来查了下这两个口才极佳性罗的胖子确实没什么亲缘关系。一个朝鲜族,一个汉族。
一:以傲慢与偏执回敬傲慢与偏见
昨晚看了文章后就睡不着觉,辗转反侧,不知不觉插着耳机听完了T2发布会。本想着听一个小时左右差不多就睡着了,没想到越听越有劲,越听越清醒。反正睡不着闭着眼睛倒挺难受,于是又重温了T1发布会。三点多了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故事反而让我这种局外人萌生感慨,“老罗真的老了!”在我心目中老罗是个有故事的人,有话就说,从不妥协。
从《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创业故事》到《我的奋斗》我是一字一句听过老罗“说相声”的人。从一个高中自主退学,到苦逼自学英语进新东方,从一篇一万两千字的求职信到老罗英语培训中心,从青年聚会到锤子发布会。这些年老罗一点没变,壮志还如初年。
说实话看到这篇文章即怀同感又有点气愤。一个人,一个理想主义者,一个追求完美的理想主义者,一个傲慢与偏执到底也要追求完美的理想主义者,在今天的中国还存在这样的人还得不到尊重与关爱,此刻我不知道应该说点什么。
“老罗怂多了”的确,一个四十多岁近乎蹒跚在讲台上喘着气好几次停下来的老罗的确怂多了。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有些人生来就以嘲笑别人度余生,有些人从落地那一刻起唯恐世界不乱。既然这样何不回敬他们呢:“没关系,我习惯了”老罗说。
尽管有人这样评价,但我相信大多数人还是理性的,是能够看清的。不管是中国手机还是中国制造,如果有人觉得今天的中国还不能够令你满意,这是事实。但是,正是因为不好,所以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努力让它变得更好,你叹气不是叹气中国恰恰是在叹气一个未来的自己。回到T2发布会:“乔布斯和他的接班人没有做到的事我们做到了”老罗又在吹,实事求是的说目前的锤子和老罗只能这么说,除此之外呢,HOME键代替电源键,全金属边框无断点,这是领域与技术的较量,我没有资格做什么个人评价。
最后,我想588这个数字会说明一切。
二:时间的朋友
2015年12月31号,那天晚上真是纠结。到底看跨年晚会还是看罗胖水立方跨年演讲。说来可能有人不相信,这些年从没看过跨年晚会,那晚上正好有时间,但很纠结,是看跨年晚会呢还是罗胖水立方演讲呢?跨年时间到了,守在电报脑前十分钟过去,二十分钟过去,一个小时没了,真是可气不知为什么总是加载却不播放。直播就这样又错过了。
同时,水立方的跨年演讲正在如火如荼。放弃看湖南台的跨年后才发现水立方直播会员才能看。苦恼、无奈,但也没有办法。那晚就气愤愤早睡了。不过令人欣慰的是,第二天一篇“何须转型,只需生长”的演讲文就在网上了。
又是一个罗胖子。这个胖子是我听《逻辑思维》认识的。说来罗胖还不是一般人,一个央视制片人后来自称下海探索商业社会下的人类文明。自办了这样一个自媒体,用自己对世界的理解讲述这个世界的来龙去脉,文明下的理性与规则。准确的说,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在不理想的世界里通过自身实践一步步探索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这是一个商业世界,这是一个利益驱动的世界,这是一个充满恐惧的世界,同时这也是一个文明的世界,是一个有规则的世界。不管他的出发点是什么,像罗胖这样能豪言“用十年的时间,博览群书”的人有这么长远的目标与宏愿来建设社群文化,它本身就很有意义了。一个能在洪流中探寻光明宝藏的人是值得赞叹的,是值得崇敬的。
两个罗胖子都被人扣上只会“吹”的帽子实在是不可理解。不管别人怎么说,一个有理想的人在我心目中永远值得鼓励。最后用原文的一句话总结:你嘲笑别人的理想,时间嘲笑你的嘲笑。
下面是那篇原文:
对于罗永浩和罗振宇,各位,你们恐怕都错了!
罗永浩、罗振宇,两个口才极佳的“罗胖”在这些天接连陷入了舆论风波。一个是因为召开了锤子手机T2发布会,而另一个则是因为举办了一场名为“时间的朋友”的跨年演讲。
两个姓罗的胖子,其实有着诸多相同点。口才极佳,都算是半个思想家类型的创业者,都表现出了有关“工匠精神”的追求,都喜欢死磕和较劲,两人甚至都有着一套自由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罗振宇还多次冒天下之大不韪在节目中对罗永浩表示看好。于是,很自然地,罗永浩和罗振宇在往往被放在一起,被人们所谈论。
虽说两个罗胖都充满着情怀和个人魅力,但在这个网络言论高度自由的年代,罗永浩、罗振宇两人都是被嘲笑和暗讽的对象。有人说,两个罗胖都是不靠谱的人,都是喜欢给自己贴标签的人,都是利用情感认同贩卖情怀的人,有人甚至曾著文问,罗永浩、罗振宇粉丝那么多,为什么创业不成功。
的确,罗永浩的手机纵然情怀满满还是槽点多多,罗振宇的口才纵然滔滔不绝还是零零散散。但世间本就没有完美之物,无关对错,只是探索。利用商业上一时的成败来对两个罗胖进行人身攻击,实在算不上是光明磊落的做法。
况且,罗永浩和罗振宇在商业上也从未真正失败。一个英语老师看手机行业不顺眼跌跌撞撞地选择自己做手机,奋不顾身焦头烂额投身三年从零做到30亿元估值;一个央视制片人独自下海用十年时间博览群书,并做成一个知识分享社区和图书社区,将自己的观点和观众分享,三年做到13亿估值。罗永浩、罗振宇难谈失败。
作为个体存在来说,罗永浩和罗振宇都是值得尊重的一群人。《财经》杂志在《罗永浩:死去活来》中曾这样形容这个做手机的罗胖:像老罗这样的人,他们把经历视为宏大叙事中的片段,他们不是为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快乐而活着,而是把世界看成一部电影,只有当他们代表某些理想并参与到剧中的斗争时,方才觉得满足。
看到这样一段话时,笔者很快便想起了《纸牌屋》第一季和第三季中的两个片段——弗兰西斯的妻子克莱尔问弗兰西斯,我们这么做的意义是什么?其中第一季中,弗兰西斯为了成为副总统不断构陷对手,在权力的路上不断前行,第三季中成为总统的弗兰西斯依旧殚精竭虑谋求连任创造政绩。无论是何时何地,弗兰西斯都说了这样一句话:因为我们可以留下些什么。
其实,罗永浩和罗振宇或许都是为了寻求“留下些什么”。如果谈世俗意义上的成功,那个名誉全国的英语老师早可功成名就,那个央视二套的制片人也可安度一生。但既然选择了创业,那就选择了对现状进行挑战,在宏大叙事的时代变革中留下自己的一个片段。
罗永浩和他的锤子手机受尽嘲讽,但综合外观、设计、性能等诸多因素来看,两代锤子手机即使算不上是东半球第二好用,也能看成是国产精品。更为重要的是,作为搅局者,两代锤子手机的工业设计的确在当时给行业带来了启示和改变,锤子早已成为国产手机市场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罗振宇和他的“罗辑思维”则是相对稳定、持续、标准化地生产启发性的观点,并且每集推荐几本有意思的书籍。虽然时常有人说“罗辑思维”的观点和知识太过分散,被人称之为“歪理邪说”,以至于有人说,“罗振宇是一个媒体人,不是个学者,所以他的节目内容,多是结合热门事件,糅合社科观点的大杂烩,具有传播宣传效果,是为了吸引观众,但大多并不值得推敲。”
但其实,罗振宇不是一个全能的人,他不是布道者和教育者,他只是引导观众思考和阅读,他用很精练和精彩的方式把几本书或是一个领域的知识呈现在一个小时以内的节目里,至于你想深入了解,可以看看他推荐的那些书,这种引导恰恰是思维僵化、狭隘的我们一直很缺乏的。“罗辑思维”在新观点的分享上的确卓有成效,不管怎样,至少“罗辑思维”推荐的书籍都是好书,其节目对于人更多元、包容地看待世界有一定的意义。
不分对错,只是探索。探索者都是一群值得尊重的人,正如笔者昨日在朋友圈看到的一句话所说的:理想本身没有错,为实现理想而付出努力更值得鼓励。你嘲笑别人的理想,时间嘲笑你的嘲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