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分享过我的日常时间管理之后,收到了挺多的后台留言,大概都是工作日排成这样,大概只有周末了吧。其实周末我更忙碌,有个人兴趣爱好发展和更多的社群活动、自我学习和外化分享,短期的任务还有挺让人操心的装修。
今天从早上出门参加社群新年趴的午餐聚会,下午去见老朋友和个人护理,下午5点到宜家买马上要开始安装的洗手盆、灯具等。今天宜家人特别多,从收银台排队至少有20多米长。我正百无聊赖地排着队,排在我前面的一对小夫妻的对话吸引了我。
“我们家还差窗帘、地毯、洗手台、镜柜………………”小伙儿说。
“嗯嗯,我们选格子的窗帘还是条纹的更配我们的地毯啊?”姑娘问。
我有些错愕自己现在生活在时间表里,一个项目接着一个项目,每一年的成长必须可以量化,而且懒得说废话。连装修这种对审美有要求的事,也从来是几分钟敲定一个选择,而且都是我一个人做主。那一刻我就不想再赶时间了,我没有再排队,而是放下购物车直接走出去什么也没买。我只是想回家吃饭,家里人也是刚下了飞机,在家里等我。
有些事今天不做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有些模式一旦形成,成了自然就真的不好。
回了家,我们约定尽可能每周在家做一次饭,只要没有出差尽可能做到。
上周末去老徐家做客,这个我朋友圈儿里幸福指数第一梯队的小女人,好像没有很努力就收获了小暖男儿子,把她当女儿疼了20几年的老公。他们的亲密关系模式是我能够理解,但是难以复制到我们家的。然而我在思考,怎样才能不去掉进任何一种极端,而是把两个人的相处模式拉回一种正常家庭的范畴。
花多一点点时间在家里,比如每周一起做一次饭。
把家里装饰得更好,让某人跟我去哪怕一两次宜家买点软装,我多带插花作品回来,或者买花,让家里文艺起来。
尽可能不在家里谈论工作,在这个空间内工作话题禁言。只有外出吃饭的时候或者特别的场合,可以谈广告。
有时候,改善亲密关系,也需要刻意练习,特别是对于两个极端理性的人,其中还有一个创业者。他每天24个小时都崩着的神经,想自动放松基本别做什么指望。那就开始刻意练习,每种习惯都有机会养成。习惯成自然,但每种习惯都是从无聊的打卡开始,每周一起做次饭、看场电影同样需要刻意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