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练习》,一本知识领域闻名遐迩的著作,对于这样一本纯干货、重实操的经典,简单写个读后感好像诚意不足。于是有了这份笔记+读后感式的分享。
一、关于作者:
作者是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心理学家安德斯·艾利克森,“刻意练习”这个概念也是他首次提出的。《刻意练习》的副标题是“如何从新手到大师”,在2016年11月上市以后就受到热捧,被奉为学习领域的经典著作。
二、主要内容:
《刻意练习》告诉我们,对于在任何行业或领域中希望提升自己的每个人,刻意练习是黄金标准,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强大的学习方法。我们都知道的“一万小时天才定律”这个理论,艾利克森告诉我们,这个理论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只有在“刻意练习”的情况下,“一万小时天才定律”才有用。
三、如何正确理解刻意练习?
天才不是天生的,是通过训练出来的。
猜想:莫扎特所谓的天才,很可能也是通过训练出来的,四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全职来教他音乐。
案例:日本心理学实验“一年训练时间让24个幼儿具备和莫扎特一样的完美音高”可以作为佐证。
案例:美国人21小时做46001个俯卧撑。
训练分为有效的训练和无效的训练,只有按照正确方法训练才是有效训练。
结论:只有有目的的训练,即那种让我们专注的,及时获得反馈的,不断确定目标而且跳出舒适区的训练,才能够让我们快速的进步。
对于天才级别的训练,只是有目的的训练还不够,还要进一步用刻意练习。刻意练习就是“有目的训练”的一种。
刻意练习的目的是要建立一个更强大的心理表征来思考问题。“心理表征”是认知心理学上的一个名词,就是说在思考事物时对应的心理结构。心理表征是能够将杰出人物与其他人区别开来的因素。(高手识人,往往看的是这个人能用多少准确清晰的概念分析问题,与李善友、罗振宇等所说的“套路”异曲同工。)
心理表征:是知识在我们心理的反映和存在方式。按知识的种类及其提取方式,心理学家认为人类至少有四种类型的心理表征:认知地图、心像、图式和心理语言。
四、理解“刻意练习”需要理解和注意哪些观念?
刻意练习的两个标准:
所训练的领域是合理发展的行业,有了一整套成熟的评价标准和高效的方法。
你必须有一个能够给你布置训练作业和及时反馈的优秀导师。
2.刻意练习的四个原则
大多数的行业不符合这个标准的,但是我们可以用刻意练习的原则来训练。
1.明确高绩效的目标,即应该实现哪方面能力的提升。
2.尽可能找到这个领域中最优秀的专家,或者高手,或者经典书籍。
目的是能够让我们和这个领域高水平的心理表征进行这个对比,获得高质量的反馈。
3.研究最杰出的导师或者成功案例背后可能的成功的原因
4.不断地投入时间和精力去训练。
五、我们如何通过“刻意练习”成为各自领域的天才?
刻意练习与学习:
只在“学习区”练习。练习的精髓是要跳出舒适区,持续地做自己做不好的事。
大量重复训练。在MBA商学院里,一个学生每周可能要面对20个真实发生过的商业案例,学生们首先自己研究怎么决策,提出解决方案,最后老师给出实际的结果并作点评。学习商业决策的最好办法不是观察老板每个月做两次决策,而是自己每周做20次模拟的决策。军事学院的模拟战,飞行员在计算机上模拟各种罕见的空中险情。包括丘吉尔对着镜子练习演讲,都是重复训练。
反馈。教练、经典教材、关键概念,都可以作为我们对自己的反馈。
精神高度集中。
六、读后感:
《刻意练习》作为学习领域集大成者,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反复品读,它是那种每次都能有更新体会的经典。它的事例足够以理服人,理论足以指导所有精进路上的实践,道理又简单明了到你一看就明白,一用就上路,还可以教会自己的同时交给别人。
它几乎可以指导我们学习任何一种能力的快速提升!工作上的精进,学习的飞跃,体育成绩的飞速进步...…比如我们007er的写作,如果以一种专业的刻意练习的认知来对待,相信7年后,每个人都会达到人生质的飞跃!
举个大家比较熟悉的例子,我们都知道比较火的一档节目《最强大脑》,不要以为那些人都是天才,其实只要训练方法得当,电视上选手的表现,普通人是通过努力就可以达到的。比如普通人如果想达到“世界记忆大师”头衔,就必须通过训练而达到“世界脑力锦标赛”考核标准。其过程是这样的:大概1-2个小时掌握记忆力的原理与方法。然后而对于实操模块,比如记100个阿拉伯数字,10-20小时的训练,80%以上的人可以100%在5分钟以内完全记住。
很多事物的学习是易学难精,很多人到了这个阶段技术就止步了。想要成为更高级记忆力高手,就要跳出舒适区,进入学习区,专注并大量训练,同时找到一个好的教练,不断给自己做反馈,经过一两个月的训练,一般就达到世界记忆大师水平了(一般2分钟以内记住100个阿拉伯数字)。
最后,致敬经典的最好姿势,就是刻意练习,你不用,总会有人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