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搭档--林玉“不同情境下的沟通感受”
看到林玉的输出,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其实,林玉遇到的情境或多或少我们可能都有经历过。不管是朋友间、夫妻间,经常会遇到类似的问题,一方满心欢喜,主动分享,但是另一方不明所以,反映平淡,让主动分享者感到失落,难以继续,也就无法达到预期沟通效果。
套用本月“行为分析”中的核心内容,一个人的行为产生,需要“知能愿”三个条件共同影响,这个模型来自与“福格行为模型”知--对应的认知系统,触发;能--对应的能力系统;愿--对应的动力系统。
因此,在沟通中,我们需要对方可以更好的了解我们希望表达的内容,也需要从这三方面进行内容梳理。
比如林玉举例,在自己加入圈外之初,曾经激动的与好友分享,但是对方无所回应,令人失望。那么能否从知能愿三个方面分析下,对方是否具备了理解你表达内容的条件呢?
首先——知,也就是触发,你表达的内容,是不是符合她的认知习惯?是不是刻意触发她的内心?这又取决于:第一,你是否能把你的学习到内容,自身的反思以及行为的改变,结构化的表达出来?第二,你的表达方式,是否符合对方的接受方式,因为不同性格的人的沟通方式是不一样的。第三,你是否选择了合适的沟通时机?
其次——能,能力系统。你表达的内容,是不是对方有能力理解的?
再次——愿,动力系统。你表达的内容,是不是对方渴望了解的?
那么结合后来朋友参加线下学习后与林玉的积极反馈,我们刻意可以分析出,对方最在意的,也许是目前与男友的关系以及需要与男友的思想保持同步(她跟我说她感觉她如果在不来学这个课程,可能跟他老公走不到一起了,因为感觉很难再进行深入的沟通),如果前期林玉与其沟通圈外的学习感受时,是不是可以更多的分享下,自己在圈外课程中有关在人际沟通以及人际交往的收获和感受,这样可以影响朋友更好的与男友相处,以及解决与男友相处的一些问题,因此就更容易与朋友产生共情,从而产生正向的反馈。
简言之,就是沟通需要:
话题是对方真正关心的,以便触发;
语言是对方可以听懂的,以便理解;
结论是对方愿意接受的,以便交流。
附录:学习搭档的讨论内容——
今天跟一个同学聊了一会天,想说说我的感受,在我开始学圈外课程的时候感觉到自己思维的转变,看到新的看问题角度,那时特别的兴奋想跟身边的人分享,但是很多你自己感受到的觉得很重要的东西可能因为说不清楚或者没有触及到对方感兴趣的点所以往往是我自己说的很high,但是对方并不能感同身受,这样我有点失落,在想沟通的欲望也会降低,后来这个朋友在他老公的影响下去学了一个类似于圈外商学院的线下课程,刚刚打电话给我的时候的状态就跟我之前跟她说圈外是一样的感觉,虽然她也还没能说清楚她的改变究竟在哪里,但我可以感受的到,所以感同身受这种事好像只有经历过才会真的懂,因为我们在做的是一样的事,追求一样的东西,所以沟通的欲望会特别强烈,她跟我说她感觉她如果在不来学这个课程,可能跟他老公走不到一起了,因为感觉很难再进行深入的沟通,现在她和我聊天的状态我能感觉到是兴奋和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