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当我参加一些活动,总会有人因为对我感兴趣想要和我攀谈。我是个性格比较冷淡的人,很多时候其实谈不上来几句话,但我一旦愿意开口,表明:这个人非常对我兴趣和胃口。通常这时候,会有人问起我的工作和职业,然后就会非常纯粹得说:“销售一般都比较冲突吧?”
这个时候我常常笑笑不说话。身边的人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其实我是个“外向的独处者”。我喜欢独自吃饭、走路、看书、思考;我喜欢倾听别人的故事;我喜欢因为帮助别人而获得价值感……
我发现人们普遍对于销售的印象是几乎趋同和刻板化的:“容易冲突的”、“咄咄逼人的”、“心需要非常狠的”……
是的,刻板的印象总是认为:销售人员都喜欢操纵别人,都是马基雅维利式的,认为伟大的销售员应该具有威胁性、对抗性、自私自利,有时甚至善于欺骗。
我常常发现,他们对于销售怀有可望不可即的某种敬意,又常常觉得自己需要敬而远之,总之:这个销售会不会从自己身上得到什么?以及销售都是人精,自己估计实在不是对手……
人们对于营销的反感和厌恶是天生的、不可遮掩的、不需要数据来证明的。
其实你会发现,这世界的每一个人都是一个销售。创业者需要不断游说投资者,将自己的想法和团队销售出去;公益机构需要不断的游走于捐款方以及对接项目,将这个模式完整得接洽下去;写公号的人需要不停不停得写,把自己习惯和思维传播出去……
我们如此谨慎得对待世界的每一个人,害怕自己遭遇营销。事实上,在你这么想的时候,你也早就已经在对别人营销了。只是我们自己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一个销售。
为什么我们总会觉得销售都心狠手辣?我觉得有如下原因。
1. 你以为销售都是一样的
你曾经是不是见过一个从进门开始就和你喋喋不休推销房子,三天两头打电话的房产中介?你曾经是不是被路边的传单递送员追着一路让你收下。
很好,你遇到了销售职业中的获取者。获取者常常是销售岗位非常喜欢的,充满企图心,时刻具有目标感,具有最大的竞争意识和心态:在他们的眼里,每个人都是用自立的方式存在着的。如果自己不拼,势必会被别人夺过去。所以,获取者的销售常常业绩非常好。
但你有没有遇到这样的销售,从不主动找你,和你无私得分享自己学习的最有经验的知识,无私得做着对社会的贡献,也尽力维系着自己所需要的销售业绩,但是假以时日,自己随着时间的积累,专业化程度已经变成了行业内非常优秀和高深的,时间已经排不开需要别人付费咨询,而大多数人非常信任她的推荐,愿意和她倾听,她也愿意运用心理学和相应的人脉帮助解决别人的难题——这是附加价值。
最近看的一本书叫做《Give and Take》,书中将人分成三类:付出者、获取者、互利者。付出者倾向于付出和他利,获取者倾向于获取和自利,互利者倾向于互惠互利。这三者没有绝对的好和坏,根据时间情境很多时候未必就是绝对,但现实是:成功金字塔的顶层和最底层都是付出者!
打个比方,在读大学的时候,你会发现参与社团和做学生工作的很多时候都是付出者,而在乎自己的专业排名以及休息时间的很多时候是索取者。在大一的时候,索取者成绩都是比付出者高的,但随着时间,出入社会,付出者逐渐崭露头角。
是他们内在变了吗?
不是的,是外在的环境变了。随着进入社会,我们能够脱颖而出的必备素质从学习能力已经变成了更为综合的比如团队合作能力之类的……所以这个例子就阐述了:为什么金字塔的最顶层和最底层都是付出者。
事实上,付出者并非相比较获取者和互利者没有目标感;相反,他们更加具有股权思维,更加具有长远的眼光,这种思维让他们愿意不在乎甚至牺牲当前的某些利益而去等待未来的指数收益。
当付出者出现在销售领域,他们随着时间的增长,固有的付出精神使得他们更愿意“倾听”。就像罗斯福总统讲的:温柔地讲话,但带上一根大棒。示弱的力量决定了:我们怎样保持谦虚,同时影响别人。
他们知道“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曲线最短。”所以,当遇到这类销售,不妨可以静下心安全得讲一讲你所关心和焦虑的某些事情。
2. 你没有给别人成长的期待
正如上面所说,付出者是需要时间来自然呈现和体现价值的。为了时间的等待,他们常常需要在之前努力突击。正如那些大一的医学院的付出者,忙碌的学生工作之余,他们还是会考试周突击。因为你要知道:他们不是不要成绩,而是,成绩对他们而言并不是全部。
所以,换言之,很多付出者思维的销售并不是不要业绩,相反,对于目标和荣誉的追逐他们比获取者和互利者更加坚定和明确。这是因为这样的目标感,他们才拥有了许多重要而不紧急的素质。而他们在解决重要而紧急的业绩时你通常觉得他们都是索取者。
付出者最大的回报体现在时间。付出者思维不可以帮你赢得百米冲刺,却可以帮你赢得马拉松。
但大多数人并不能等待别人完成马拉松,陪跑只能结束在之前2公里。他们无法等待时间,正如他们不会给别人成长的期待。
无可厚非,世界上非常多的成功的人都是获取者,付出者少之又少。但同样是成功的,获取者一般是零和博弈,用竞争赢得了世界,而成功者通常是帮助世界,最后“当所有人都希望你能成功时,你就一定会成功”。
所以,当我们没有给别人成长的期待,我们自然而然得觉得销售不会是付出者。
3. 你用获取者的思维揣测着别人
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戴尔·米勒 解释说,如果人们预期别人都会用自立的方式行事,那么就会担心,如果自己做一个付出者,就会被别人利用;因此,他们会得出结论:“最理性和适宜的方法,就是采取竞争性的心态”。
康奈尔大学的经济学家罗伯特·弗兰克写道,担心被别人利用,这种恐惧如此普遍地存在,以至于“我们以最大的恶意揣测别人,结果带出了我们自身最丑恶的东西;为了不当傻瓜,我们会不情愿地忽略自己更高尚的本能”。
所以,很多时候,是不是因为我们自己是索取者,就本能得理解成别人也是索取者,所以我们对于别人的态度是片面而绝对的。
我现在常常会试图尊重每一个人,给予每一个人热切而肯定的回应。
曾经,我会直接去想:这个两度从两家保险公司辞职,现在去做基金的人,一定是能力太差,他来我们这个学习团队一定是想索取什么。
后来,我感到自己想法非常可耻。因为他已经是一个付出者,付出者并不代表是完全他利的,有效率得进行他利才是明智的。随着时间,他早就成长为一个付出者,很显然,付出者是最受欢迎的。
所以,其实只是我自己钻在黑暗的角落小瞧了别人,同时,让自己在那一刻成了一个典型的索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