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碎片化的业余时间,比如睡前,准备早餐等时间,我在喜马拉雅上听到了《基督山伯爵》(亚历山大·仲马著,秦笙播讲),又一部震撼灵魂的旷世之作。播音员抑扬顿挫的声音,对于文字精神的传达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由于没有读原著,不知道如此评价是否妥当。我只知道,中文译本的语言表达极为精准,言简意赅。人物对话都非常得体,以至于让我相见恨晚,后悔大学时期没有把读阿加莎·克里斯汀作品的哪怕点点时间,分给这部作品。
相信很多人,即便没有读过这本书,也是看过电影的。对于主人公埃德蒙,当泰斯惨遭陷害,又遇到足智多谋的法力亚教士习得一身本领,继承了大量财富,接着扮演起上帝,对在他遭遇的这起不幸的事件中发挥不同作用的人,给予快意恩仇的判决这一主要故事脉络都是有所了解的。“复仇”本身就是人性中最强的原动力。由此引发的各种遭遇和事件就变得愈发精彩。
我只是写写这部书的某些片段带给我的思考。
这位年轻的主人公在沉浸在幸福之中,即将迎娶心爱的漂亮新娘,19岁就将被认命为法老号船长,前路满是光明的时刻,因遭人嫉妒莫名其妙的被人举报陷害,稀里糊涂的没有经过任何审判就被扔进牢中,一待就是七年。这期间,他迷茫,惶恐,绝望,祈祷,笃信上帝,这些都没能真正立竿见影的拯救他的灵魂。而隔壁传来的叮叮当当的凿壁声,却成为了他这几年来让他最欣喜若狂的声音,因为,这代表着希望。
这让我想起了《肖申克的救赎》中的那句话,希望是个好东西,也许是最美好的东西。这叮叮当当的凿壁声,给了他希望,让他放弃了绝食结束自己生命的消极想法。他就这样有了一位同伴,结识了一位企图越狱足智多谋的法力亚教士。
听到这位智者的用鱼骨做笔,炉灰和葡萄酒做墨汁,能够熟练使用四国语言,能够对150部历史典籍倒背如流,能够洞察秋毫,身边的任何材料都能信手拈来,在他手里化腐朽为神奇,在破旧的衬衫上写作智慧结晶的书籍,这一切的一切,不仅惊呆了当泰斯,也让我深深的着迷,以至于都不舍得囫囵吞枣的听下去,总觉得需要细细咀嚼,全部消化好再去继续聆听大师的声音。最后对于智者的离世我感到深深的遗憾。
当饱经风霜的智者分析了当泰斯不幸案件的幕后黑手的嫌疑人名单时。他说,一切都是相对的。从社会等级的最底层到最高层,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周围形成了一个有利害关系的小世界。这个世界上充满了老虎和鳄鱼,极为可怕,而两条腿的老虎和鳄鱼要更加凶猛。
说到塔来莎和卢安帕两个年轻人的爱情时,文中说,他们之间没说过相爱的话。他们就像两颗树一样并肩长大。根在地下,盘根错节,枝叶在地上,你拥我抱,吐出的芬芳在空中融为一体。不过,每日相见是他们共同的愿望,这种愿望变成一种需要,他们宁愿去死也不肯分开一天。这段听起来不是舒婷的《致橡树》(1977)中的片段吗?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不知道是翻译人员的自由发挥引用了舒婷的诗,还是舒婷的诗的灵感来自于仲马先生的这部著作,总之两者是惊人的相似。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