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喝大,到家已凌晨,今天连发。
「1267」
1、过了午夜12点的街面
烧烤摊烟气盛大
车子停在树影摇曳间
幽灵坐在路灯上哈欠连连
看着流言们肆意晃荡
爱情像梦一场
2、恕我直言
村里的狗都不是狗
它们太自由、太恣肆
一点没有宠物该有的娇嗔和识趣
它们的狗毛里塞着枯草和虫豸
它们的狗脸上写满敌意
它们拿狗眼瞪你,但你最好不要以注视回敬,易引发「你再瞅一个试试?!」的危险局面
它们当然没有狗粮没有玩具不打疫苗,它们拉下的大便没有人会装袋带走
它们只能和鸡鸭猪牛做玩伴,它们在溪流里洗澡,在大风里迷乱,它们在田野里山林里狂奔呼啸
它们抬起狗头看着云缓缓飘过
这一刻
城里戴着狗链的你也抬头看到了
3、环境和条件不同时,个人的善恶配方是会改变的。
你看到在做着温暖人心的好事的人,也许在另一个事实上,是一个盗贼、一个贪官、一个恋童癖者、一个家暴男,你看到在做触目惊心的坏事的人,也许在另一个事实上,是一个孝子、一个可敬的父亲、一个不计回报创造作品的天才,一个为了保家卫国无畏献出自己生命的战士。
人性是一个广袤世界,有宽阔处,有幽微处,有深邃处,有裂缝处,有静谧的平原,有激越的山峰,有丰美的河岸,有干涸的沙漠,有泥泞的沼泽……
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到了某个人的一面,便武断地在心里给他一个优劣善恶的简单判定,想想那些被网暴过的人,仅仅一个偶然的生活切片,意外成为舆论的风暴中心,人们仅凭网上一个新闻、一个视频、一个标题便可以轻易对同样是普通人的他者下达「判决书」。
这真是互联网极致残酷无情的地方。
这也是文学极致柔情宽厚的地方。
优秀的文学,无不在呈现人性的丰沛,和对世界多元性的探寻中。优秀的文学,是领你走向那些无可定义之处,去见那些不该被定义之人。
4、昨天上午去朋友公司学习人类未来50年的最重要功课之一——碳减排。
新信息一下涌入太多,大脑差点宕机。
学习据说有个15%定律,即85%的旧信息中加入15%的新信息,学习效率最为高效,我今早的情况是倒过来,85%的陌生信息:碳达峰/ 碳中和/ 碳汇/ 碳足迹/ 碳核查/ CER/ CCER/ VCS/ ESG……
为了人类的未来,为了美好的地球家园,我坚持了下来。
5、晚上兄弟酒局,
带牙套2个半月至今唯一一个酒局,无法推脱的酒局。
不出意外的,喝大了。
谈到老马,哭了。
6、去时骑的车,离目的地还有1公里,
最后一个上坡,我站起身全力一蹬……共享单车链条崩出来了,
难为情的,花了一块五,把人家几百块的车蹬破了,要不买张年卡吧。
7、出来已经快12点,回家赶日叨已无望,
酒精和情绪都正上头,干脆走路,
夜风微凉,街道安宁,大步流星,一小时多后到家,酒意没散多少,情绪从山巅归入大海。
「1268」
杭州独特的平行天际线。(限高真是太呆了)
发现自己的审美在改变,如果要命名一下感觉,大概可以叫夕阳赛博朋克。
他们要是在排队买袜子就好了。
最后来个趣事。
几天前在「万维钢精英日课」里刚读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叫「曼德拉效应」,
事情源于2010年美国一个博主,他说自己印象中南非那位国父,纳尔逊·曼德拉,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死了,却怎么后来又忽然出来当了几年南非总统呢?他据此提出了一个假说:其实曼德拉在上世纪80年代确实已经死了,但后来有人可能是通过时空穿越的方式,回到了过去,救下了曼德拉,改写了历史。而我们现在是处在一个被穿越者分叉了的平行宇宙之中,但历史的改写并不彻底,所以大概全世界还有一些人,还保留了曼德拉已死的记忆。
概念下,「曼德拉效应」,即,如果你发现一个公共事件的真实情况跟你记忆中的不一样,且别人也有这种感觉,于是你怀疑/推测历史可能被改写了。
里面还列举了几个事例以说明「曼德拉效应」似乎确有其事,而我当时完全是当奇闻轶事一笑而过的。
没想到今天居然亲身经历了一回,
早上在知乎上看到一篇文章,标题惊悚,《出大事了,我们这个时空的时间线似乎被人动了!》,内容更惊悚,有一句可能一半中国人都背过的话,《孟子》里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中的“斯”,竟然是个集体记忆错误,《孟子》原文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是“是人”不是“斯人”,作者找遍了当年的各种教材,无一例外,全都是“是人”,那么,我们记忆中的“斯人”从何而来?难道我们(几乎是)所有人的记忆,都被篡改了?!如果是记忆错误,为何这么多人错成如此一致,如果是篡改,篡改是如何发生的?真的能时空穿越改变历史吗?不可思议的有趣啊。
(我现在输入法里打入拼音,都不需要输完拼音,就跳出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