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儒家文化
历史文化学院 2018级公师班 王宁 QQ:1909097845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曾有一个文化大繁荣的时期,儒、墨、道、法、兵、纵横、阴阳等家相继出现,各自著书立说、聚徒讲学,西方称这个时期为中国的“轴心时代”。在当时这些学派纷纷向各个诸侯国君推行自己的主张,在当时影响力最强的应当是纵横家,正所谓“一怒而诸侯惧,安居则天下息”;然而那个战乱纷争的时代已经过去,在紧接着的大汉王朝,儒家脱颖而出,成为官学,这其中虽有着统治者的决定因素,更多的却是人民的文化认同。时至今日儒家文化也是无不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无不影响着生活中的每一个方面,所以了解儒家文化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至关重要。
既谈及儒家文化,就应该先了解什么是儒家。我们现在所谈到的儒是孔子之后的儒,儒这个概念早在殷商时期就已出现,当时的儒是国家的公职人员,主管国家祭祀礼仪等重大场合,但并没有产生一个学派性质的组织。直到孔子出现,才进一步把儒发扬光大,并赋予了新的含义,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论语》记载“子之所慎:斋、战、疾”,“斋”就是举行祭祀前所需做的斋戒,孔子重视礼乐文化,与商代的儒很有共同点,所以后世称其为儒家,或与此相关。但是孔子重视礼,不仅仅是重视那一系列的礼仪规范,更重视的是深一层的礼制秩序,孔子对齐景公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每一个人在社会上都有着这样的社会身份,记住自己的社会身份,做自己这个身份该做的事,是对人的重要要求,也是最基本的要求,中国父母教导孩子讲礼貌,见到长辈打招呼,正是如此。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回到家,见到自己的父亲,叫一声“爸”或是“爹”,直呼其名被视为没有规矩、没有教养,这就是中国人;而在西方,子女管父亲称作“约翰”“乔治”之类,直呼其名并无不当,这就是中国人心中存在着一套礼法,一套等级秩序,而西方人讲究人人平等,更注重的是每一个人是个独立的个体,所以才会产生这样的差异。所以我认为中国人更是一种文化认同,当自己心中坚守着那一份儒家文化观念,即使身在异国他乡,仍是华夏儿女,而心中已经接受了西方的基督文明,而抛弃了中国传统观念的人,我斗胆说一句,这种人可能已经失去了“一个中国人的灵魂”。
儒家之学又称为孔孟之道,那么孔孟之道又该作何解释呢。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简单来说,孔子讲究“杀身成仁”、孟子讲“舍生取义”。仁、义二字可谓是儒家文化的精髓,为了追求这一理想甚至可以牺牲自己的性命。仁是什么,孔子说“仁者爱人”;义是什么,孔子说“君子以义为上”,仁可以看作是一种对待一切事物的态度,而义则是对一切事物的判断标准。所以说儒家交给人的并不是书本知识,而是一种价值观,引导人们领悟生活的真谛。在孔子的众多弟子中,子贡是资质很高的学生,在《论语》里记载了很多子贡和老师孔子的精彩对话,其中有两句深意颇耐人寻味,可以尝试联系起来理解: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也?”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两句话同出自《论语·卫灵公》,第一句话孔子问子贡对自己的看法,当时孔子以博学而著称,简直是一部活的“百科全书”,但孔子认为自己真正的学问并不是这些表面的知识,而是自己“一以贯之”的“道”;子贡理解了老师的话,于是反问老师如何概况老师的道,孔子说“恕”,并对恕道作了解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孔子的道。恕不只是宽恕,而是“克己”,孔子讲“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但这并不容易做到,首先你为别人谋求福利,自己需要有能力做到这一点,否则就只能“穷则独善其身”了,其次你需要有和别人共同的追求,即使有能力做到,但你喜欢的别人未必喜欢,给予别人不喜欢的东西,纵使是好事,也会大打折扣;于是孔子认为那种境界太高了,尧舜也未必做得到,便提出了“恕”,“恕”就是不对别人做有害的事,这个人人都能做得到了。这个思想也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人们都以“损人利己”看作是可耻的事情,教导人们向善,同时这也是对仁和义落实,以道德为判断衡量的标准,这便是中国人;我国在对外政策上也落实了这一点,追求和平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二战中的两大战场,欧洲的苏德战场,亚洲的中日战场,苏联和中国都作为被侵略的国家,而获得战争胜利之后的做法却截然不同:苏联一举反攻占领柏林,而中国选择了“恕”,并没有对日本采取报复行为,而是愿意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用仁爱去宽容,既然不能让死难者重生,就不要再去伤害更多的人,这便是具有儒家思想的中国人。
孔子说知识丰富不是他最可贵的品质,但并没有否认知识的重要性,儒家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重视学习知识。孔子对于传授知识有两条准则: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每一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力,这也就是我国现在所推行的义务教育政策,而因材施教则引申为当下家长、老师去培养孩子的爱好,人去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才能够做好,才会做的有价值。儒家非常重视学习,“学而时习”“温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等等,在后世推崇儒家的过程中,过分的学习一度也曾束缚住了人们的思想,朱熹一派“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就是代表,于是明代的王阳明创立了心学以抨击理学,这也推动了另一个思潮的出现,就是“经世致用”。经世致用简单来说就是学以致用,学习不是单纯的为了获取知识,而是成为人赖以生存的能力,这也是儒家推崇“学而优则仕”的原因吧。
儒家学派自汉代被立为官学以来在中国已经延续了千年,所以也是最深入中国人生活。古代科举考试出题范围就是“四书五经”,皆为儒家的传世经典;近代中国倡导文化复兴,推崇国学和中国传统文化,大多也是儒家思想;就连我们说话时所运用的许多成语比如“任重道远”“死而后已”“见贤思齐”“空空如也”等等皆出自于儒家经典,可见儒家文化对于一个中国人的成长有着多么紧密的联系。所以,时至今日,我认为把中国的教育看作是“儒家式”教育也不为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