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当我是个学生的时候,这是我们的流行语。
我以为,过去了三十年,这句话已经不流行了。
结果某天在家一说,我娃立马一脸生无可恋地接上来了,令我忍俊不住。
一说到学习,我们马上就会想到上学的孩子们的学习,联想到孩子的学习成绩。我们总愿意把成绩和孩子的学习能力联系起来。
但其实,在心理学里,学习可不止这么狭隘。
心理学的学习(learning)概念内容更为广泛,它指行为或者心理过程被经验改变的过程。
由此,我们可以推论:
1、学习是一个获得经验,又用经验做出改变的过程。这里的经验包括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通 俗地说,间接经验是别人的直接经验,我们学的知识,道理,方法,技巧等等,在我们掌握之前都是间接经验;而当我们掌握并且能够熟练应用之后(一定要用!只记住,不应用,那就还是间接经验),就变成了我们的直接经验。
2、既然学习是一个过程,那么我们知道,过程就一定有开始,有发展,有结束。“学习”这一个过程始于何时?又结束于何时呢?
人是终生学习,终生发展的。
当人类幼崽呱呱坠地的那一刻开始,他就开始了学习。小小的婴儿具有惊人的学习能力。
我们知道,婴儿出生之后,医院都会做测评,给出一个评分。这些评分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就是定向反射。
定向反射是什么呢?简单地说,你在婴儿旁边拍拍手,或者制造出一点儿声音,婴儿一定会转向声音传来的方向,这就是定向反射。
正常的婴儿,这个反射是100%都有的,它是无条件反射,是婴儿出生的时候,自带的出厂设置参数。
就像婴儿的食物反射和防御反射一样,是生存反射,对人的终身都有适应价值。
定向反射就是孩子一切兴趣的来源,当然也包括他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动机)有了,他就具备了学习的动力,还要有学习的能力,才能保证学习这项活动进程的顺利进行。
我们来看看,婴儿都有什么样的学习能力?
一、会模仿。
模仿是婴儿天生的学习能力,是学习的重要手段之一。
国外研究发现,出生两三天至二十天左右的新生儿就能模仿人的面部表情。成人和婴儿互相观看时,成人伸舌头,婴儿也模仿着伸舌头;成人张嘴,婴儿也跟着张嘴。(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婴儿的秘密生活》,可以看到这个有趣的场景。)
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是孩子,都在自觉不自觉地模仿周围人的语言、行为、举止等等中长大,最终成为人类社会的合格一员。同样,因为这种强大的模仿能力,被狼群抚养长大的人类婴儿,尽管不具备狼的生理条件,但也依旧能学会狼的生活习惯、狩猎模式和交流模式。
很多的演员,尤其是小品演员,把模仿做到极致,就变成了我们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青岛大姨张海宇,前一阵火了的学生钟美美,都是模仿的惟妙惟肖,才令人捧腹。
上学的孩子,他们会模仿自己熟悉的、喜欢的人的言谈举止,这些对象经常是自己的父母,老师,或者亲戚,小伙伴。所以中国有句老话,叫言传不如身教,还有一个成语,叫做耳濡目染,这背后,都是模仿学习的能力在发挥威力。
二、可以形成条件反射。
这是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基础。
最早形成的条件反射,小婴儿只要一被抱起来,准备喂奶,马上就会吧唧小嘴,做好开饭的准备。
同样地,我们如果想要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要给他形成相对固定的模式,建立正向的条件反射。
比如,想让孩子爱上学习,就不能让孩子一想到学习就头疼,一想到学习就和挨骂、不开心形成条件反射,那是错误的开始。
把学习和开心联系起来,这就要做到,在孩子学习过程的前中后,以鼓励、赞扬为主,哪怕孩子学的进度慢,学习结果差,只要他是在学习,就要表扬肯定,让他的学习和正性情绪形成条件反射。每次只解决一个问题,只形成一个强化的结果。完成之后,再继续进行下一个。先让孩子喜欢学习,在此基础上,再纠正学习中的小问题。
不管学习效果怎么样,最起码,孩子不讨厌学习。
想要让孩子形成专注的习惯,同样,不断地强化他专注的行为,不要随便去插手干预他的专注研究学习过程。就已经足够了。
三、习惯化和去习惯化。
习惯化是指适应同一个刺激,去习惯化是指已经对某一刺激形成习惯化的婴儿,当呈现另一新的刺激物给他时,又会引起他新的注意。
这是婴儿探索世界,适应世界,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开始。是与生俱来的能力。
如果家长不过多干预,孩子是乐于去解决新问题的,这个新问题当然也包括他的学业,他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同样地,如果我们想引导孩子发展某项能力,就要多想一些不同的办法,给到孩子不同的刺激,去引起他的兴趣。
综上所述,学习,其实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自驱力。我们都自带着学习的兴趣与能力而来。
经常有家长来问:老师,我怎么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怎么提升孩子学习的动力?怎么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学习一点儿基础的心理学的知识,就能解答这个问题。
孩子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力是与生俱来的,不打掉孩子的兴趣与动力,就是最好的培养与提升。
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培养,也很简单,鼓励他的好行为,强化他的好行为就完全OK了。
但是正如我们熟知的一句话——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尽管每个孩子都有好行为,坏行为,但是能够盯着好行为的家长太少了!更多的家长,看到的是孩子不好的地方。
为什么?
其实也情有可原,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越来越好,盯着坏行为,改正了,不就更好了吗?
但,其实,在心理的世界,不是这样子的。
我们的心理活动,包含着逻辑的部分和非逻辑的部分,我们能意识到的往往是逻辑的部分;但起主导作用的,却往往是非逻辑的部分。所以,这就是很多人困惑的答案所在,为什么什么都知道就是做不到?
从此刻开始,我们就要有这么一个意识:只盯着坏行为,天天唠叨要改,这样做,是无效的。
有效的做法是:坏行为指出来,让孩子知道是非与规则,一次就够了。当他出现你希望的行为,表扬再表扬,表扬到一出现类似场景,孩子就能自动做出你希望的反应,就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