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标题,对,没错儿,相信许多朋友已经知道了,广电总局昨日又下发了一重量级条令《关于加强真人秀节目管理的通知》,要求真人秀节目关注普通群众、避免过度明星化。可以说这是广电自限娱令、限嘉宾主持令之后的又一大招,目测又有一大波真人秀要受到波及了。广电总局对于这一条令的理由是
不能把节目变成拼明星和炫富的场所,不能助长社会浮躁心态和颓废奢靡之风。
前半句,我认为还是很有说服力的。
此条令一经下发,我们就能明白之前《我们结婚吧》停播改版加普通群众戏份的原因了。很显然《我们相爱吧》是受此条令影响比较大的一档节目。而我因为最近掉进了石榴夫妇的深坑,对这档节目也开始无法自拔。我对自己的这种状态又进行了深层次的反思,看这种明星真人秀的时候,我们到底在看什么?
一是看脸
谁都不能否认一张张赏心悦目的俊美脸蛋会给观者带来正面的感受。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现实生活中找不到的,那就到电视中去寻找嘛。而刚刚好真人秀节目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想想看,怀揣着公主王子梦的青年男女们,看到这一张张动人的小脸,很难不会“春心荡漾”。
二是看生活中得不到的爱情
在现实生活中,没有爱情滋润的单身狗们,往往会对爱情产生更多的美好遐想。而《我们相爱吧》刚好为这群广大的受众提供了一个“圆梦”的机会。CP党为什么会存在?就是因为深深的明白自己永远无法触及那样美好的一个人,所以强烈的希望有一个足够般配的人能和TA在一起。而往往在婚恋类真人秀中两个配对的人又刚刚好是条件相当的。再加上两个人相处中的一些粉红,便足以让广大观众沉浸在强烈的羡慕中无法自拔。羡慕到一定程度就会变成狂热的崇拜和追随,因此《我们相爱吧》这样的婚恋类节目往往会比其他类型的明星真人秀节目后续影响更大,因为节目结束后往往还有一大波的CP粉不断追随着节目中的两个人,甚至会越陷越深(参考韩国《我们结婚了》的维尼夫妇)
三是看童话般梦幻奢华的体验
因为节目组负责经费问题,所以明星在《我们相爱吧》中可以没有金钱负担的设计、打造浪漫的场景,给另一半制造惊喜,因此也有网友表示“这是赤果果的炫富啊。”然而这些都是我们平常百姓所不能企及的,顶多在做白日梦时幻想一下罢了。所以好不容易在节目中可以看到明星们为另一半制造着自己可望而不可及、堪称奢华、铺张的浪漫,看到他们把金钱置之爱情之后的举动时,“没钱不能任性”观众们当然会乐在其中,津津有味了。
从这几点来看,结合限星令,我们可总结出以下两点。
首先
《我们相爱吧》类真人秀是坐实广电总局口中“把节目变成炫富的场所”的名声了。那么这一点是否真的如广电总局所说有“助长社会浮躁心态和颓废奢靡之风”的严重后果呢?我想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的。因为真人秀节目的特殊性,对“真”的要求,所以较之于电影、电视剧来说是有一定区别的。对于大多数理性的观众,对于这些场景不过是“看看就好”的心态,但不乏一些观众,会与自己的爱情生活进行对比,增加对现实的不满。
其二
如第二点所说,不少观众(尤其是女观众)沉浸在对两个人现实爱情的幻想中不能自拔,在一定程度上讲是对个人精神生活的侵犯。现身说法,最近我本人因为对石榴夫妇的热衷,竟然让我自己都产生了一种被“爱情”冲昏头脑的错觉。虽然这爱情并不属于我,但因为过度关心他们的现实关系,所以使其演变成了精神上的一种鸦片。客观地讲,我并不应该过度关心别人的感情生活,但却时常忍不住关心他们的动态,此所谓“身不由己”。你没看错,如我这样的人还有许许多多,被一档爱情真人秀冲昏了头脑。然而追溯起来这又是十分可笑的,因为对于节目本身来说,明星都是“演”大于“真情流露”(节目上亲密私下不联络甚至互不喜欢),而这也早就违背了真人秀的原则“真”。
所以从婚恋类真人秀的角度来说,广电总局的条令还是有说服力的,因为连“真”都做不到的真人秀,还能称之为真人秀吗?归根结底,这样的节目之所以会在大陆火热,很大程度是受到了韩流的影响(如《我们相爱吧》)而韩国的电视环境是十分娱乐化的,在韩国的演艺界,任何文化都可以被娱乐化,因为深谙观众心理,所以他们的主要目的是取悦观众,塑造形象。而广电总局考虑的是节目本身的性质、以及其对观众意识形态的影响,所以对韩国节目的照搬硬抄在中国根本是行不通的。
然而,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说过这样一段话
娱乐是电视上所有话语的超意识形态,不管是什么内容,也不管采取什么视角,电视上的一切都是为我们提供娱乐。
广电局不断限制电视节目的形式、引导其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塑造的沉重思考——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广电局所倡导的电视节目的正面影响,是否真的能达到其预期的目标?
当然,我们还是要乐观的讲,不能按照理论一棍子把综艺业打死。谈发展,中国综艺想要取得进步,光靠种种限令禁止不是长久之计,个人认为有限制就要有鼓励,有鼓励就要有补助。既叫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最后为迎合广电口味而失去了收视率,也没有人会为电视台埋单,只能造成综艺节目逐渐衰败的局面,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