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抓肉和“和尚包子”是驰名藏区的风味名吃,既是藏族人民在盛宴上用来招待贵宾的佳品,也是广大藏族人民日常生活中十分喜爱,经常食用的佳肴。手抓肉多以牛肉、羊肉制成,有时也用猎获的野生动物肉。一般是将牛羊鲜肉带肋骨等一起用刀割成一根肋骨宽的条形,然后用斧头将骨头砍成小段,放入加水的锅中,加入盐、辣椒、花椒、生姜、蒜等加水煮至收完血水,鲜嫩可口时即成。而现在一般人则将肉煮熟为止。有经验的藏族百姓煮的手抓肉,肉熟而不烂,色鲜味美,鲜嫩可口,是所有藏区的人们十分喜爱的佳肴。由于食用这种鲜嫩带骨大块的肉时,需要一手抓住肉,一手用藏刀将肉切成小片,根据各自口味,沾上豆瓣酱、盐、辣椒粉等香料食用,所以称为“手抓肉”。这种手抓肉的吃法与西方欧美的牛排有异曲同工之妙,极富营养价值,也许这就是广大藏民个个身强力壮的原因之一。另外,还将牛肉切碎装入肠子或将面、肉、香料一起装成肉肠、面肠,食用时放入锅内煮熟,用藏刀割成小块食用。
和尚包子则是先将牦牛精肉用藏刀在菜板上切碎,剁成细沫,然后加入韭菜、葱、姜,现在有的还加入蒜、盐、酱油、清油、味精等调料,加少许水和匀装入盆中。将小麦面粉加水和匀,揉制精透,然后切成一个个小块,用工具或手辗压成均匀圆形薄片,将牛肉香料馅一并放入托在左手上的面皮,以右手指将面皮均匀提起捏拢即成,并可做成各种花纹。将小巧别致的和尚包子放入蒸笼中,用猛火加热十五分钟即成。上乘的和尚包子面皮薄得发亮,透明而不烂,包子内的馅汤不能破皮流出。拿起热气腾腾的飘香的和尚包子,咬上一口,细腻的面皮和牛肉馅鲜嫩可口;包子内带有牛肉和各种香料味的馅汤顺势流进口中,生津开胃,味美飘香,美不可言,是藏家真正的名吃,堪称藏食极品。
酥油、糌粑是藏族人民的主食。酥油、糌粑是藏族人民日常生活中最常吃的主食。营养丰富,而制作、食用又极为方便,实际上是一种藏族快餐、日常方便食品。无论是在家中或下地干活、外出放牧、出门旅行、朝神拜佛,藏民们只需在牛背马鞍上放一只装有酥油、糌粑的口袋和一个茶壶即是全部家当。当劳累饥饿时,取下口袋,支起三个石头烧一壶马茶;从怀中取出心爱的小碗,盛上马茶,加入半碗糌粑、酥油、奶渣,用手在碗中调捏成块即可食用;饭后饮上两碗马茶还可以清热、消食有助消化。也可多加些马茶调成糌粑糊食用。还可以在碗底放入少许酥油、糌粑、奶渣,冲入马茶慢慢饮用,称督玛、“撤碗”。
糌粑是藏区高原上特有的青稞制成,是将炒熟的青稞磨成粉即成。新鲜的糌粑香味浓郁,每当你走过糌粑磨房,一股特别的糌粑浓香就会扑鼻而来,令人胃口大开。号称“草地三绝”之一“蒙古糌粑”是将微火炒熟的本地青稞用特殊的方法去皮,加入独特的配料用手工磨成糌粑粉。这种用特殊的传统方式配制成的“蒙古糌粑”,不仅洁白美观香味浓郁,而且有一种其它任何地方都没有的鲜美味道,经常成为这里人民带往远方赠送好友的珍贵礼品。而酥油是将从号称高原之舟的牦母牛身上挤下的鲜牛奶装入皮袋震荡,或装入打奶桶用特制的打奶杵上下不断搅动震荡提炼出来的牦牛奶油,现在也使用奶油分离机。奶渣,实为奶酪,是将提取了酥油后的牛奶放入大锅中加热;像用囟水点制豆腐一样,当在加热的奶中加入适量的酸奶酵母后,就会慢慢在奶的表面浮起厚厚一层像豆腐一样洁白的奶酪。新鲜的奶酪鲜嫩洁白,清香可口;将其抖碎晒干后便于储藏,就成了佐餐用的细细的奶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