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博字数限制在140字内,1分钟的视频都嫌长的高度碎片化时代,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为什么要坚持做这件看似费时费力的事?
因为我可以不负责任地告诉你,长时间不读书,可能会变丑。
01 “一日不读书,便觉得自己面目可憎”
“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诗人黄庭坚曾说的。后来,“一日不读书,便觉得自己面目可憎”这句话,被台湾诚品书店拿来作为自己的slogan,以显示读书的重要性。
这句话的意思是长时间不读书,沉浸在生活的琐碎中,你不再获取新的知识,也不再读小说体验“第二种人生”,对于世界的感知力会慢慢迟钝,久而久之,思想贫瘠,眼神空洞,你将无法和镜中的自己对视。
试想一下,你的一天以刷朋友圈开始,以熬夜看小视频看到困倦结束,并且从不看书获取养分,提升自己。这样日复一日地消化低质量娱乐信息,一年就是把每天重复过了365遍,相信我,你只能离自己理想的生活越来越远。
《卡拉马佐夫兄弟》中陀思妥耶夫斯基是这样说费多尔老爷的:“他那副面貌清楚地标志出他所过的全部生活的特征和实质来”。挥霍无度的生活和小丑的做派让他的面貌生出种种丑态,“除了他那永远傲慢、多疑、嘲弄的小眼睛底下长而肥肿的眼袋,和小胖脸上的许多深深的皱纹以外,在尖尖的下巴下面还挂着一个大喉核,厚肉皮,椭圆形,像一只钱袋似的,给他添上一种难看的样子。再加上一张食肉兽形的长嘴,厚嘴唇,嘴里露出乌黑的、几乎蛀尽了的牙齿。一说话唾沫四溅。”
所以,以貌取人也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你长久以来过着怎样的生活,书籍是否潜在影响了你的举止和思想,会有肉眼可见的效果。
02 语言塑造思想
“不读书将面目可憎”从根本上反映的一点是,语言(阅读/学习/知识输入)深刻影响并且塑造人的思想,可能反映在表层上是对面貌的影响。
斯坦福大学的心理教授Lera Boroditsky表示,“我们所说的语言,不仅能反映和表达我们的思想,而且还可以塑造我们所要表达的思想。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语言,深深地影响着我们对现实的构造,使我们变得如此聪明和复杂。”
语言对于人类的认知和思维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不同的母语塑造不同的思维方式。行为经济学家Keith Chen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观点:人们所说的语言会影响储蓄能力(参照TED 演讲《Could your language affect your ability to save money?》)。
他提出,时态决定对时间的态度,进而决定储蓄行为。比如说,使用英语的人们采用精确的时态,将过去时态、现在进行时、将来时划分得非常严格精确,而中文语系中人们并未将时态划分得如此细致,这种不同的语言习惯导致了不同的思维习惯,前者对于未来的感知显得更加遥远,储蓄也变得相对困难起来;而因为中文没有严格划分现在和未来,对于未来的感受总是“近在咫尺”,因此人们保持着长期有计划的储蓄行为。
语言的重要性在乔治奥威尔构想的《1984》反乌托邦社会里也得到了体现,人们被统治者老大哥(big brother)控制,控制思想的核心手段就是简化语言,削减词汇,以达到控制思想的目的。语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如果被大幅削减至贫乏的词汇,那么思维就无法随之延伸扩展,人们思考的内容也无法深邃广博。
想象一下,当你面对一幅黄昏美景,你所能说出的句子或分享到朋友圈的配文只是:“太美了!”/ “这也太好看了吧?”。如果我是你的好友,我可能会把你关小黑屋里了。
看看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里是怎么描写黄昏的?我一直沉醉在他所描写的景色里。“天色很快暗下来了,葡萄色的黄昏,紫色的黄昏,笼罩在柑橘林和狭长鹄瓜田上;太阳是榨过汁的葡萄紫,夹杂着勃艮第红,田地是爱情和西班牙神秘剧的颜色。”
这就是语言的魅力,在美妙的一刻,能淋漓尽致地传达内心最微妙的情感。语言的边界不断扩展,思想的藤蔓不断生长,最终汇聚成丛林,而这需要我们时常沉浸在书籍里,将它提供的养料不断沉淀和提纯,升华成属于自己的思想和语言。
在书籍里,我们渡河入林,叙述无法言说的可能,探索未曾活过的部分。
读书,让我们得以对美、对世界、对他人灵魂深处给予深情的一瞥,而这微小的一瞥,终将以美好的形式在我们身上发生微妙的作用。
文✍️/古豆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