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有这样的经历?当在周末在家想要办公时,遇到了楼下的一群熊孩子在那里玩耍,无法安静的工作,心情十分暴躁,这个时候你会怎么解决?
是不是有这样的感受?当自己的排队结账的时,突然就有几个人不打招呼的人走到你的前面,然后开始大摇大摆的插队,内心十分恼火,这个时候你会怎么办?
是不是有这样的感受?当正常行驶的车道上,遇到了一个时快时慢,并且在你想要超车的时候,还加速向超车道,十分愤怒,这个时候会怎么应对?
对,上面讲到的是遇到一些“刺激”之后,你该如何处理,而处理的方式,通常反映出的就是一个人的性格。
通常评价一个人讲,一个人的性格好,一个人的性格不好;一个人的性格稳重,一个人的性格暴躁;一个人的性格急躁,一个人的平缓……
总是喜欢用“性格”去评价身边的人,但是,却很少想,什么是性格?什么决定性格?甚至性格是天生的,这句话对吗?
俗话讲,性格决定命运,既然决定命运这么重要的事情,是否有仔细思考过这个“性格”的定义呢?
性格的定义
百度百科的定义为:“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这种态度相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性格一经形成便比较稳定,但是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可塑性的。性格不同于气质,更多体现了人格的社会属性,个体之间的人格差异的核心是性格的差异。”
看了上面的定义之后,是否还是一脸懵逼的状态,好像也没有弄明白到底该如何操作,改变自己的性格。
好的定义,不仅仅是能够清楚地知道是什么,也就是一个概念的内涵;还需要能够指导以后的具体的行动,也就是这个概念的外延是什么?
那么,什么是性格呢?
先从人类的基本特征说起:碰到烫的东西会自动地缩手;闻到辛辣的东西会自动掉眼泪;喉咙里咳到某个食物会自动的咳嗽……这些都是生理上的应激模式,也就是速成的非条件发射,是人类这个高级动物或者是动物所基本的生理特征,不需要大脑的参与,直接就可以运作。
看另外一组的实验,比较著名的是巴甫洛夫的狗的条件反射,也就是当听到固定的铃声喂养食物的时候,即使没有喂养食物,铃声响起的时候,狗的胃液也是分泌了消化液;日常中,讲到望梅止渴,其实就是看到梅子之后,想到了梅子的酸,然后条件性的止渴。相比于上述所讲的非条件反射,这种需要大脑参与,需要判断的被认定为是条件反射。
那么,条件反射和性格又有什么关系呢?
性格的呈现是一个条件反射过程,是需要大脑参与,而所谓的性格的表现,其实无非就是你针对身边的刺激所做的反应而已。
对,性格其实就是对于身边的事情的应激模式不同而已。
就好像史蒂芬·柯维博士所认为的一样:刺激和反应之间存在一段距离,而我们的成长和幸福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利用这段距离。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性格本身并不是天生的,而是经过后天训练可得的,毕竟条件反射的模式是有了条件,然后做出反应罢了。
而在刺激和反应之间,还是有一段距离,而也就是讲,我们的性格本身就是修炼的,是可以改变的。
性格的养成过程
既然性格的定义是对于身边的事情的应激模式,而刺激和反应之间还有一段距离,那么应该如何通过训练改变自己的性格呢?
从最开始的时候,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距离短,基本上是零,也就是最开始的非条件反射。有点像婴儿时期的,渴了就哭,饿了还哭,拉屎拉尿了也是哭,反正所有的反应都是一个哭。
当哭泣的时候,父母选择抱孩子,下次想要被抱起的时候,还是会选择哭泣;而另外一个孩子,当笑的时候,父母选择抱他,而在他的应激模式中,就是笑了就有人报。
在成年人看来,第一个孩子好像是性格悲观的,而第二个孩子性格是乐观的爱笑的。
真的是这样吗?婴儿只不过是针对父母选择报的时候做出的应激模式不同罢了。
后来,在逐渐长大的过程中,逐渐接受了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和朋友之间相处的那种教育,而这些教育都是在告诉我们,我们做好人好事,好好学习会受到奖励,下次就多做点;知道辱骂他人,公开场合大声讲话不好,然后会受到指责……
然而,然而,总是会有一些应激模式不是这样的,总是能够看到这样的新闻,当熊孩子在公众场合恣意的大声喧哗的时候,他们的父母不是告诫孩子要轻声细语,反而指责过来劝说的路人,对这样的父母看似是爱自己的孩子,但是真的是吗?给孩子的应激模式是啥?
因此,选择怎样的应激模式,是通过不断做事情,然后得到反馈,告诉我们应该梳理怎样的做事方式。
性格的改变
那么,对于成年人而言,还有改变性格的可能吗?
有人总是这样讲,我的性格就是这样的,我天生都是这样的性格,真的是这样吗?这个只不过是显示自己无能的一种借口,并且是最不用找理由也能让大家接受的借口而已。
性格既然是一种应激模式,既然是一种条件反射,当然就是能够改变。
比如,当听到铃铛之后,就上课或者下课,而当铃铛换成一个音乐的时候,难道就不会改变了吗?新的条件变了,而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刺激而已。
再比如,知道那个铁门摸了之后会疼之后,还会继续去摸吗?不会改变应激模式吗?
应激模式是会向好的方向和坏的方向发展,就好像是一个安静的孩子和一个爱破坏的孩子一样。
应激模式是可以通过反馈,也就是教育的方式进行改良,而这个也就是为啥要上学,要学习教育的根本。
进入成年世界之后,较少的愿意改变,而更多的是固守原有的应激模式,为啥?是不知道应激模式竟然还可以选择!
比如当知道了刺激和反应之间还有其他的选择,比如史蒂芬柯维看到地铁里哭闹的孩子,当了解到孩子刚失去母亲的时候,应激模式选择了同情。
应激模式的核心是选择,是选择过一个注意力大于时间,时间大于金钱的?还是选择持续关注身边的娱乐媒体新闻?是选择做一个长期主义者,还是一个短视者?
支撑选择背后的是价值观。
而价值观用简单的讲就是两个东西:
·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对你来说是无所谓的?什么对你来说是大是大非的?
·什么是更重要的?什么是最重要?有没有什么事情重要到如没有它,你甚至活着都没劲。
价值观的培养,选择的质量的提升,然后促成应激模式的进化,而这些都是需要学习。
而之前探讨过,学习又分为三种境界,第一种手把手的教;第二层是从书本中学习;第三种是从书之外学习。
然而,性格这个东西,还真的有一部分是天生受影响,比如身高的高低,是否有残疾;比如家庭的条件;比如所身在的历史环境……
然而,能够改变的是应对那些可以改变的环境,改变的是如何回应。
因此,一旦开始有了元认知(关于思考的思考),就会开始选择,并且时常比较自己的选择之后获得的结果。
于是,性格有了改变和养成的可能。
换句话讲,日常中学习和修炼的过程,就是增加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距离,有更多反应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