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俞军在滴滴的复出演讲中,以滴滴签下司机为例,提到用户体验在竞争阶段的早期并不重要。我深以为然。最近一两年的趋势也是交互型的产品经理需求越来越少,而业务型的 PM 慢慢变得热门。如何去理解产品在竞争中的作用,以及如何从这个角度出发去思考产品的改进,以下是个人的思考,欢迎交流指正。
产品概念的外延
产品经理当久了会有个职业病,习惯对很多东西评头品足。早些时候可能是随处可见的生活物品,像遥控器,洗衣机之类的。近来一看,这其实是个可以很泛化的概念。如鸦片其实就是一款很好的产品,单从用户量,用户粘性和商业利益来看,显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当然这是违法的。明星也是一款款产品概念的打造。一些明星可以相处的很开心而一些明星就争得你死我活。这其中有个人喜好因素,也有产品定位市场的冲突,决定了两个人之间是直接竞争关系,如白xx和王xx。站在这个角度,重新去看市场上和历史上的很多案例,我对产品和产品经理这个职位又多了一层更深的理解。
产品体验前期并不重要
这又衍生出来另一个命题,就是产品的使用体验本身在竞争中并不重要,产品与市场的契合度和产品被运营的情况才是最重要的。用户体验只有在高度同质化竞争时才会慢慢提高重要性。所以产品经理一定要有商业意识和运营意识,一方面选择对的产品和对的市场,另一方面是要进行持续的运营。举个例子,如果猎豹当时是在国内市场做清理工具,还能向如今取得的地位吗。前阵子我看了一本关于史玉柱的书,发现史玉柱最牛的地方,就是在于为每个产品选择正确的市场,然后进行强大而持久的推广,如汉卡之于当时的电脑输入环境,脑黄金之于当时的保健送礼市场,还有征途之于当时游戏准入收费市场。这才是最牛逼的产品经理。
产品定位
关键是产品的定位。抛开 TFBoys 本身才艺技能不谈,光说瞄准了一块母爱泛滥姐爱泛滥的女性市场,就注定是一款畅销大江南北的产品概念。入口有多准,增长有多狠。这也是产品经理所的贴近业务,面向成败的思考。我们所做的,不应该仅局限于按钮的摆放文案的优化,而是要把目光放在产品和市场的结合,用户的使用习惯和方式上。多接触市场销售部门和多参与用户调研是了解这块的极佳方式。无论是之前在美团还是现在的GrowingIO,我都坚持多和市场沟通,多和用户沟通,保持对这个市场的了解度和判断力。关于这块的内容,推荐大家看看《定位》这本书,算是这个领域里的经典了。
关键问题
关键还是得把体验的大小循环想清楚,比如外卖,供需是大体验,配送是大体验,这是大循环里面的,这个业务的核心逻辑是什么。小体验是下单效率,如我们常说的按钮放哪,订单怎么展示,做的再好,也没法决定业务成败,对连接服务的业务,这点尤其明显。对于数据产品来讲,大循环则是数据输出价值。如何确保数据准确及时对外输出,能够满足业务方的需求,是第一要义。在这之外,产品本身的体验,在对产品价值的判断上并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