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擅长、熟练的事情,做起来相对来说简单。于是,会习惯于做擅长的、熟练的事情,而掉入“做不好的事情就不去做”的坑里。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就像问答中,提到的那位读者的老爸“因为刚开始觉得自己做得不好,进而放弃练习太极和写字”一样的。
比如我有位亲戚,就特别喜欢看篮球和评论篮球,平常只要有闲暇就会看篮球视频,但叫他一起去打球,记得只去过一次,感觉就是没怎么玩过协调性说为差点,其他都还行,但他后来再也没去打过了,用他的话说,他觉得自己玩得太差了,所以没有勇气再去学习了。
比如我自己,特别喜欢运动,想学踢足球,单位新足球场落成后,鼓起勇气去场上了玩了一次,结果自己防守的队员进了好几个球,于是队友抱怨说“你防守做得太差了,应该怎样怎样做”等等的话不意而出,于是自己的玻璃心收到了伤害,自那次后就放弃了学习足球的念想。
办公室有位同事,该到评中级职称的时候了,却总是因为这样那样的条件不齐全而不得一次次地放弃,比如前年是英语没考过,去年是论文没发表,今年是参评论文没写完。结果就这样一次次地耽搁了下来,后来一问,他回答做这些太有难度了,于是就让稍等等、稍等等给耽搁了下来。
我自己刚开始订阅《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专题时,特别怕写留言、特别怕写反思,主要也是没有题材,更是怕自己写出来的东西,别人看了会笑话自己,终于有一天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弄了一篇留言上去,不意居然精选了,于是欣喜若狂,发展成了每天留言、每天精进成为了一种常态,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才知道原来并不是自己写得有多好、多有建树,而是我写得足够多、留言得足够早,所以获得奖励般地精选了,但正是因为那段时间的莫名其妙地精选,终于让自己持续了下来,虽然现在写得一样不怎么样,但是就像笑来老师说的一样“只要做,就总会比不做强,只要做,总会越来越好的”。但是,同时也觉得自己掉进了这个坑里,其实快速入写作的“门”(写作的受众属性选择、写作的格式、写作的风格)之后,然后挣扎着刻意去训练,而不是简单的重复性写作,所以这也是我后期的写作方向。
就像笑来老师说的关键的方法一样:每天给自己规定一段时间,持续去做自己不擅长的事,并在之后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提升挫败的心,久而久之,不擅长的事总会越来越少,熟练的技能就会越来越多。
以前一直觉得,“八十岁学唢呐的老同志”是不能让人理解的,直到后来听罗胖讲一位人大代表退休后以七十多岁的高龄自学西班牙语、齐白石老人以八十多岁的高龄仍在持续自己心中的爱情之火,再到现在看了笑来老师这周的专题,无疑是一剂励志针、强心剂,原来很多事情并不是因为太难而不去做,而是压根没有做或者做的时候因为他人的看法或自己的畏难想法而放弃了,就像笑来老师说的,最好的方法论是最快掌握最少的必要知识、最快速入门,进而不断地践行、践行,在践行中不断修正完善,期间最主要的是在最初请把自己当做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给自己足够的宽容空间,并漠视他人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