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的时候一谈到读书,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春困秋乏,秋盹冬眠。可我们又不得不读,那为什么就非读不可呢?那时候就觉得上课下课就是生活,也没人告诉你为什么书一定要非读不可,更没人跟你说,书并不是非读不可。因为你不应该是被逼迫的,而是自己想要去做的事情。
1
邻居家弟弟刚念到初三,说要辍学。我正好去他家玩,知道了这事儿,叔叔就让我劝劝他。我跟弟弟说,我不劝你,也不支持。但你得记住一句话,人可以不上学,但不能不读书,不能不学习。有老师有同学的时候,你尚且不爱,难道你真有那么强的自我约束能力,离开学校后就平步青云了?
2
毕业后再谈读书,那本跟工作没关系,这本太贵,电子书伤眼睛,加班太晚没时间,都毕业了,还读什么书?……好多好多合理的理由。我感觉毕业后读书的心情跟上学的时候完全不同了。那时候读闲书,一是对那些世界好奇,二是和同学聊天有的说,三是那时候也写点东西,不看书貌似跟身份不符。现在读书就两点,一,自己想看。二,写作需要。
朋友说实在是看不进去,就对些网文还感点兴趣。我说如果不想看那就不看,先看你愿意看的。先养成去看文字的习惯。
3
曾经我为了养成睡前看书的习惯,买了三本言情小说,睡觉前就看,看到凌晨。三本都看完了,就开始看点畅销的小说。如果放到今天,那就是先看张嘉佳,蔡崇达,卢思浩了。看完这些,再看看村上春树和东野圭吾,循序渐进,然后再看像《故事》《小说课》这类工具书。我特别不喜欢在心烦意乱的时候看书,因为前两页我根本就看不懂作者是在说的什么。但从第三页开始,便会忘了心烦意乱。
4
你的单恋可能是跟闺蜜讲,那个男生好帅,他为什么不喜欢我,我哪里不好我去改,他今天吃的什么早餐,我今天衣服的色系跟他的一样,他也没有女朋友,真好……如果有一天他有了女朋友,那人却不是我,也挺好。
书里的单恋是这样——
世事如书,我偏爱你这一句,愿做个逗号,待在你脚边。
但你有自己的朗读者,而我只是个摆渡人。——张嘉佳
事实如此,就凭你那点小伎俩,怎么跟读过千万本书的人斗?
5
家长指着路边的乞丐,指着街边的清洁工,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在田间劳作的农民,告诉你,如果你不好好念书,那就是你的未来。
我们心里不愉悦,却也不恐惧。原来我离贫穷,离卑贱那么近。
有几个家长会指着电视机里的马化腾、比尔盖茨跟你说,如果你好好读书,你也可以那样?
卑贱的从来都不是你的人格和职业,而是你在选择这二者之前就已经具备的灵魂。说什么“职业不分贵贱”的伪鸡汤,鼓励了多少贫下中农继续为那一亩三分地抛头颅,洒热血,从电视机里看看上层人士的生活,笑笑就够了。拜托,别TM什么都信。
让我认同这句话,就好比想让我认同念书时老师老跟我们讲的那句假话:你们的智商都是一样的!
屁!
当然了,如果你觉得底层的劳动人民就是比生活在上层的人更容易发现人生的真谛,我祝福你。我太俗,不懂你的欢喜。
6
人之所以称之为人,其中之一,便是因为有欲望。
如果你不需要欲望,也是可以活下去的。你看,猪狗牛羊没有人类的欲望,却也没从地球上消失,不是?
如果你想跟它们分类,就要有欲望,你行不了万里路,阅不了无数人,那就从万卷书里找。考试只是读书的一部分,而不是读书只是考试的一部分。
7
看多了那些有的没的,你才能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才能在受人欺负时有能力反击,才会想到问题的解决办法。
肖奈跟贝微微说了那么多情话,我最欣赏其中一句:我们不用吵架就能解决所有问题。这句话我给101分,多出的那一分让编剧骄傲去。
书读的少了,你连骂人都会词穷,连诉说委屈都会变成一种无理取闹。在你人生中重复利用率最高的词语会变成“为什么”“怎么办”“完蛋了”“凭什么”“想不通”。
谁又想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