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一下,你对一件事,一个人,一个地方是否也有过类似的的心路历程。我先举几个例子吧
1.‘老乡会’有意义吗?
刚刚去大学的时候,学生会举办‘老乡会’。例会上大家对活动进行总结。有个同学说“我觉得,老乡会举办并没有产生很大的意义,同学间促进作用并不大”。到我的时候“我觉得老乡会举办挺有意义的。我参加记名字的活动,站起来的时候能准确的记准名字。而且游戏也很有趣味性”
其实,产生我俩意见不同的原因很简单。一个作为活动的旁观者,一个作为活动的参与者,自然体验不同,感受不同。
2.你敢主动和陌生同学说你好吗?
这是口语老师就给我们的课下作业。主动和校园里的同学说你好,看有多少人会回应你,怎么回应你。当时准备考研,每次大家都会组团一起去吃饭。碍于面子,随大流,不好意思做出尝试。当时有点遗憾。
还有一个练习是课前十分钟的演讲。这种一百多个人上的公共课,一般很难调动氛围。我还是跃跃欲试,想尝试一下,说说大学过去的三年。然后准备演讲稿,在楼道走廊里录音练习,像进行仪式一样认真准备。
后来有小伙伴陆陆续续去尝试。我也很开心,自己都尝试会给她们动力。
我现在仍能回忆起当时的画面,大家有的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机,课本,有的抬头看着我。我也记得老师的鼓励。
3.你尝试过坐第一排听课吗?
一开始我也曾害怕做第一排。觉得专业课的老师气场很强大,并不敢太靠近。我也曾多次在英语课,做后排,零参与。直到遇见一个老师,他说你想改变的话,就坐在第一排去听课,去参加你有兴趣的讲座,大胆的向老师提问互动……
后来的选修课我有坐到第一排,有了更多和老师交流的机会。去年去听感兴趣的讲座,先坐在第三排,而前两排竟然没人。老师做了介绍,并告诉我们,现在有愿意的话,可以往前做。然后我自己做到了第一排。
而两次做第一排的经历所收获的信息确实倍增。坐第一排,我会更认真参与,听到的,看到的消息自然更多,并且和老师互动,增加深印象。这是我坐在后排当吃瓜群众所感受不到的。
4.我想退学……
这是前半年让我最纠结的一件事。过年开学,我不想来学校。而且要开始实验室生活我是抗拒的。我不想闻实验室刺激的有机试剂,隆隆的声响。我踩着点去,闷着头耗时间,盼着吃饭,盼着下课,不主动和师姐交流学习。
后来我决定给自己100天时间,不能轻易放弃,那就100天后再做决定。
情况一点点转变,我慢慢适应并接受这里,和师姐师妹互动,实验室的环境变得好起来。
现在研二,我还在这里,没有走。心理的转变,带来了行动改变。看到乱乱的书架,以前不去看就好,现在觉得我可以把它摆整齐。看着乱放的物品,会想着分类整理一下喽,大家都用着方便。以前也看不到垃圾桶里的垃圾,现在满了就去倒。
当我融入这里,自然承担起保护她的一份责任。适应环境的,改变心境。
一个团体给我们的归属感,大概就是我们认同自己是其中的一员,积极参与互动,并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从拒绝、排斥→接受、认同→参与、互动→感恩、承担。我感谢这样的变化。
5.在挑战一项?
今天我还提交了RIA训练营的申请,从一开始闺蜜推荐,去参加线下活动,观摩,围观,到现在我想参与其中,成为一名拆书家。
突破舒适圈容易吗?应该也不难。但只要突破一次,下一次就会更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