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一个古稀之年的老太太,个子不大,瘦小的那种。一头黑白夹杂的头发,随意往后梳着。背有些弯,相前倾着,可能是年轻时负担过重造成的,也可能是年岁大了,生理规律吧。腿脚有些不便,走路时,一直蹒跚前行,但人很精神,头脑清晰,说话也利索。
老人和我是老乡,来自同一个县,不同镇,同在异乡。至于和她相识,那还是一次她来我们的店里买东西,在交谈中听着一股熟悉的乡音,一番交谈后,才知道是老乡。当然没有出现"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场面,只是后来她常来我店里走走,买东西,坐坐,聊聊天,有时也会带些东西给我吃,彼此也就相熟了。
老人比较健谈,走的次数多了,她的一些信息也就知道了。老人之前不是在现在这个城市生活的,一直在家生活工作。只是三十前老伴走了后,经媒人介绍,嫁到了这里,成了异乡人。那时与前夫有三个孩子,两男一女,都与成家立业,不在身边,她是独自嫁过来的。后夫也有几个孩子,她也就成了别人口中的后妈。那时后夫的孩子们年纪都有那么大,都有自己的独立思想,与她之间隔阂也就不可避免的,关系不好也就在意料之中。
前几年后夫也走了,留下一栋房子给她。继子继女,也都成家立业了,没有与她争房产,只是让她独自住着,由于和老人关系不大好,往来的次数极少 。
现在,老人一个人独居,守着一套三居室。由于孩子们都不在身边,也就谈不上带孙子。以前在单位上班,如今退休了,没什么事做,也没有什么爱好,打牌眼神不大好,也就每天到楼下坐坐,看着来往车辆与行人,或和同龄人聊聊天,或者在周边走走,随便看看,由于腿脚不便,也走不了多远。常常一个人,守着空房,冷冷清清;一个人做饭,一个人吃,常常烧一顿菜,可以吃两天或三天;晚上一个人守着电视,没有人可以说说话话,只是静静的听着电视里对话,承受着黑夜的包围。
平时老人最高兴的事,莫过于子女来看望她,每当子女要来时,也就是她忙碌的时候。什么时候她的子女来看她,我都会知道,因为每次子女来看她,她都会兴冲冲的来我店里,买上一大包吃的,以此接待他们,当然更多的是让他们带走,在路上或带回家吃。
前不久,老人生病了,精神恍恍惚惚的来到我店里,说话也不大清晰,在我的店里买了一些吃的,然后准备一个人打的去医院看病。问她怎么一个人去看病,女儿和儿子呢?她说,病了好几天了,儿子在外地工作忙,没有回来,女儿前几天来了,照顾了3天,看她好的差不多,又急匆匆的回了家。最后我帮老人叫了一辆车,跟司机说了下地方,让司机送她去。
望着她那离去身影,感觉她是那么的孤单与与瘦弱。一个古稀之年的老人,一人一座城;一人做饭,一人吃;一人一房,独自面对黑夜和没有人说话的日子;病了,一人颤巍巍的去医院打针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