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为人,我们常常被理想和现实拉扯成两半…… 有时,读一本好书可以塑造出人生观;有时,会突然有一种被什么东西安慰了的感觉。
我一向羡慕爱读书的人,深知“读书犹药可医愚”。但常常因自己混沌到了三十多岁才开始读而懊恼不已,所以希望儿子能够早一点爱上读书,读好书,为他日后的生活指明方向。
但儿子不这么想,他最爱那些诙谐幽默的,常常捧上一本,在房间外都能听到他咯咯大笑。
这不,上周六带他一起去书城,本以为,已是高中生的他会以学业为重,会选择作文精选或名著借以弥补自己写作的不足。可他居然抱了一本叫做《做了这本书》的书去付款,并且在排队付款的时候,自顾自地把其中的一页撕成一条一条的,惹得旁人都一起看向这边。
我接过来,觉得不可思议。严格来说,这不能算是一本书,说成是一本图画本可能会更合适,书中大量的空白页,只在不起眼的地方注有“任务”:或是让人用圆圈画满,或是让人选一种味道来熏这一页,或是要求读者带上这本书一起去洗澡……总之,这是我所见过的书中的“翘楚”,文海中的“奇葩”了!
儿子却是喜欢,心满意足夹带着意犹未尽:“早知道刚才应该多选几本”——儿子的话,让我始料未及:这些不务正业的书,对他有什么帮助?他若是以后都选这些,那他还有时间读散文、小说和名著吗?他还会把心用在学习上吗?我可是希望他在两年之后能考上大学的。
尽管如此,我却无法拒绝儿子,在我眼里,除了学习成绩,他什么都是好的:富有爱心,见到乞讨者必定要帮助几块钱;乐于助人,开学的时候自告奋勇帮助同学搬行李;性格开朗,曾和我开玩笑说,自己没有长玻璃心,被人骂几句不至于跳楼跳下高架……我想:儿子的优秀,多多少少都可以在这些“不务正业”的字画中,有迹可循。
晚上,我将儿子的择书标准发给了朋友,想让她帮我想想办法,如何引导孩子读有用的书。没想到朋友倒戈,反问我:要是桌子上全是你不爱吃的菜,你会怎样?我哑然,心理专家说过:假如孩子一段时期喜爱吃一种食物,那就是说他的体内缺乏这种食物提供的营养素;同理,要是孩子一段时期喜爱做一件事,就代表他需要这件事给他带来的成就和自信感。
我的孩子,他爱幽默笑话,是否是因为他在学业的压力之下,为自己找到一个放松的借口呢?
当下,许多的孩子尚在襁褓之中,就被父母抱着,争相去早教;升学的压力,使得众多的父母各个向分数看齐。我也无法免俗,尽管我没有明确表示过,但孩子一定在我日常的喜怒形于色中捕捉到了我的期望,他无法向我保证他的决心,又不知道如何与我沟通,定是承受着压力,因此才在学习之余自我解压、自我修正,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
不禁想起从前,孩子不在我身边的时候,旁人都羡慕我孩子不在身边,我不用操心,而只有我知道:对儿子的思念、对父母的牵挂,家务的繁琐,工作中的种种不如意,常常在做一件事的时候想着另外一件事而不胜其烦。
那时,刚好遇到一位老师,和我谈心时告诉我说,在36岁的时候她自学小提琴,当她专注于拉小提琴的时候,就暂时忘记了她接下来要做的事,忘记已是三个孩子的妈妈,她完全沉醉于自己曲不成曲,调不成调的乐趣中了……后来,我也学她的样子自学了小提琴,我不想自己有多专业,不想去考个级参加个比赛赢个奖,我只想在家务之余练上一曲当作休息。
自需、自学自感弥足珍贵的,才会身心合一,才会专注于某件事,才能事半功倍——如吃饭,当你不饿的时候,你不会对桌上的珍馐美食动一丁点心思,即便是在主人家的客气的邀请下,勉强吃了几口那也绝不是享受,相反,当你饥饿时,一碗白米饭或者也会让你回味无穷……孩子也一样,担心饿着孩子时不时的拿出食物给他,不仅会分散注意力,久而久之只会让孩子消化不良。因此,我觉得为人父母者,就要像个农民:一个有经验的农民不会天天去庄稼地——瞅着几个月没下雨了,晓得该浇水了;到了该施肥的时候便去施肥,总之:适时干预永远比拔苗助长科学的多。
生活不可能永远呈现它甜美向上的一面。不管什么,让孩子去经历,去体会,去跌倒,然后让他自己爬起来。只有跟随自己的内心所需才能自我修正自我圆满。
如作家许辉所言:“”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一些孔子老子,这些“孔子老子”像极了电脑里的内驱系统,驱动我们读什么书,怎样为人处事,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路!
不一味的说教孩子,改变孩子,而是创造出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尊重孩子,投其所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潜移默化他,这才是我要做的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