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八读书记录之十三。
【美】史明智著,王笑月。上海译文出版社2018年2月。2018年4月12购书,5月14读完。301页。
用了一个月读完,过程还算顺畅,因作者的技巧和译者的功夫吧(唯一不满意的是人物的对话,有点过于书面语了,参47页来自山东农村来上海打工的开花店的赵女士的话,活脱脱一个大学教授的语言——“他们和现在的年轻人一样,并不真的想工作。他们希望在工作中享受足够的自由,有充分的休息时间,不错的报酬,还有愉悦的工作环境。他们要求的太多,而且永远不知满足。我们这代人却是一无所求。”——我也是读到这个地方才惊讶于书中人物的对白的。不过还好,忽略过去的话,也没有太多影响呢。)。再看作者介绍,居然是他的第一本书,了得,十分了得。
先录最初读第一第二章的记录如下,然后再谈谈读完本书的总体感言吧。
长乐路,读了一章19页,CK与体制。一个生动形象略有曲折的故事,带有也许很贴切的市井描写。虽上海读过几年书,但真说不上多少熟悉,否则读来感觉会更好。还没有体会到多少异国人的视角,那些轻松的阅读体验也要感谢王笑月,本书译者。读完第一章,还没令我失望。
第二章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读完。冷静笔触下的野蛮拆迁故事,和百年前的纽约对比,市民生活手册,印象深刻。最大城市中心地带,带锁链带门卫大门内,废墟环绕中的五户居民过起了恬静的农庄生活,代价是此前一对退伍军人老夫妻被开发商纵火烧死。
长乐路读了两章,终于发现一个不可原谅的缺陷,没有插图,哪怕排10张也行。莫非是我以前批评某些书籍滥用插图的报应。
相信此处没有翻出神韵,来自山东农村的大姐会这样说话,打死也不容易相信,这完全是考察报告的语言。
这老美真会写,熟稔国情,称得上体贴式写作,身临其境感觉。
老美就这点好,为了出一本书(当然可能也是有一系列报道),在一个地方待上六年,啥书能写不好。这耐心这认真就是可怕,真是,慢才是快啊。
在本书第一章就介绍了悬铃木引入城市景观的过程,看的过程却完全忘记了,每见到悬铃木的描述都要停一秒钟想象一下悬铃木是啥样,当然每次都是空想,忘记了它居然就是我们天天见到的那些植物。不过这样也好,那些栀子花鸢尾花丁香花就永远以神秘的方式保留在纸面上和想象中了。
被禁。
是在读书群里听群友多次推荐选购的。读的过程中也几次见到群友的分享——大多都忍着没去欣赏那些篇幅长一点的分享。一直有说法或者推测,说这本书早晚会被禁,因为它涉及到一些敏感话题吗?强拆传销传教或者户口问题?当然想到审查制度,也许我们看到的只是能够让我们看到的版本,这真是这个时代的通病。你所看到的一切都是经过筛选的——这听起来又多么像一个哲学命题了。不过群友说了,哪怕有审查,面对不可见的十分和可见的七分,你会选什么?我当然选七分了,未来,可能只有五分呢。
六年。
本书是作者经历六年的采访而写成的。当然,他首先是作为电台驻上海记者的身份在长乐路居住的,即使这样,有多少中国作者会花如此长时间去完成一本书的写作,又有多少中国的“单位”会支持这样一个耗时巨长的项目呢?他们所追求的是立竿见影又好又快多快好省呢。
人物。
书中以穿插的方式描绘一个个居民的生活故事,基本上形象鲜明,栩栩如生,ck、傅婶、冯叔、赵女士、大阳小阳等等。许多描写相当文学,富有细节还不乏画面感。有些地方令人拍案叫绝,会心一笑。(比如ck 带女友去外省修行那一段,她哥哥和哥哥的哥们的拙行印象深刻。)
他者和几类读者。
书中描述的中国社会应该说大多数事实作为中国读者都会有所了解(尽管坐着的体验,很难捏也是非常到位),那么来自域外作者,他者的眼光里的身边世界对我们读者有何意义呢?说到读者,我觉得读者至少可以分作三类,读已知以获共鸣,读未知以获新知,读未知与已知的混合。当然,也许只有第三种读者存在吧,哪里有纯粹的已知或未知呢?从认知科学的角度,任何新知都是在旧知基础上的新构吧?他者的眼光确实可以帮我们审视自我,重识自我,何况书中还有那么多我们所知不详的陌生领域呢。即如野蛮拆迁,尽管遍地皆是,不亲身参与其中的又有几人能真切体会呢。
亮色和出路。
生活比文学更精彩,这精彩,只是对表达效果而言的,那真实生活本身,差不多只能用压抑来表达了。可这就是现实,权利被侵犯,自由被践踏,梦想只是梦想。但压抑之中也有一丝希望,如245页,“孔子告诉我们,即便你无法生活在一个理想的世界,仍可以追寻生命的意义,无论是政治追求、个体追求或精神追求。天无绝人之路。”这可能就是一个数千年绵延不绝的民族的坚韧吧。
所以,本书的最后一个画面是这样的:他抬头看看奶奶,憨笑着。奶奶朝他会意的一笑。她站了起来,把孙子举过肩膀,放到背上。赵女士前后奔跑,孙子发出了愉快的尖叫。他如鸟儿般展开双手。“飞啊!奶奶,飞啊!”孙子尖叫着。
像不像夏奶奶眼前那一束花环,灰暗背景中的那一抹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