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更倾向于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习惯与不喜欢我们的人产生距离感甚至下意识的敌意。假如我们放下偏见,意识到别人不同的意见不是出于情绪,而是出于不同角度的理智分析,也许我们更容易理智地接受不同意见。
换个角度看,那些能提出不同意见的人,正是因为思考过才反对。如果我们通过努力,让这部分人加入我们的阵营,他们的力量也许比原来的盟友还要强大。因为他们说服自己的过程不容易,一旦他们说服自己,他们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会说服更多人站在他们的阵营。
2.做事前把最坏的结果想到,尽可能的克服将会遇到的每一个问题。有准备,不狼狈。
在充分的准备之下,用好的结果鼓励自己。想象自己成功的喜悦,调动最好的状态开始。不鲁莽行事,也不消极害怕,是我追求的做事状态。
3.以前的家长不懂表扬,只会批评,我们很多70后80后都是在打骂中长大的。
现在的家长越来越明白了表扬的力量,又开始无限度的表扬。以致于有些孩子认为自己是天下最棒的,我做什么都该是最好的。根本无法容忍任何的不如意,不能容忍别人比他优秀,听不得任何批评。
我认为表扬和批评都需要适度以及合适的技巧,并且鼓励和认同比单纯的批评与表扬有效。
比如,孩子背出了一篇很长的古诗,期待我们夸赞的时候。我们与其说,宝贝你好聪明哦,别的小朋友都不会呢。不如说,宝贝你很棒,你特别努力,妈妈为你骄傲。
当孩子作业写错时,我们与其说,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粗心,下次再这样罚你不许看电视!不如说,宝贝你今天是不是累了,妈妈知道你很努力,也相信你可以做好的,你可以休息一下,再来改正,好吗?
并且表扬要控制尺度,不要让孩子养成任何事都要夸奖的习惯。时间久了,孩子只会关注得到的光环,忽视了做事本身的收获和意义。也就是内外的驱动力,变成了在外的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