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的这本书,今天我才看到一半,但我迫不及待的想将精彩的情节分享给你们。
读前半部分,有点晦涩难懂,也勾不起我太多兴趣,但毕竟是脍炙人口的好作品,总是有其独特精彩的地方,所以我慢慢的品读了下去。里面大多数是讲高尔基小时候就经历了父亲的去世,那时候他太小,即使亲眼经历了父亲被埋,也无动于衷,内心平静,波澜不惊,母亲因为父亲的去世而郁郁寡欢,整日不言不语,但是他只是觉得莫名其妙,难以理解。后来随外祖母,母亲一行人来到外祖父家里,刚好遇到两个舅舅为了争夺父亲的财产闹得不可开交,他们甚至想争夺母亲的嫁妆,外祖父不得已做出了分家的决定。母亲这时,早已受够了这里压抑的环境,丢下我,离开了这个家。
作者描述最多的就是外祖父和外租母的形象,外祖父矮小瘦弱,但气势十足,其尖酸刻薄,脾气暴躁,心情不好,看不惯的人和事都会骂上一通,甚至是大打出手,毫不留及情面,家里人无人幸免。外祖母是个心地善良,待人随和,心胸宽广,是最疼爱高尔基的人,总是给作者讲故事,犯了错也给他兜着,受伤了也会心疼。尽管外祖母体型健壮,外祖父按道理不是她的对手,但是她再生气也最多只是骂上外祖父几句,外祖父有时候将情绪牵连于她,甚至动手狂揍她,她却默默忍受,她说,既然身为人妻,便是要记住自己的本分,不可颠倒。
中间发生的事情太多了,但都是琐碎得事情,我就不说了,直接跳过,指向重点,也是最唯美最令我神往的情节。
记得我先前提到了高尔基的母亲离开了外租父家里。原因是因为,她和外租父关系一直不好,原因是因为他—高尔基的父亲。本来外祖父是一方的阔佬,拥有好几处房产,事业蒸蒸日上,在整个镇上威名远赫。本来是打算把母亲嫁给某个贵族,却和作者的父亲产生了情愫,并偷偷的和父亲在教堂结婚了,生米已经煮成熟饭了。
是这样的……作者的父亲是个军官的儿子,但其父亲也死的早,便到处流浪,在船上的木匠那里做帮工,20岁时,便成了很好的木匠和装修工,他所在的木匠屋和母亲的住所挨得很近,他们便渐渐熟悉了对方。
父亲身材高大,身强体壮,胆子也很大。有一天,外祖母和母亲正在院子里摘果子,父亲从高高的围墙那边翻过来了,直接跪在地上给我外祖母说“女士,我知道这样很唐突,但是我很爱你的女儿,我想娶她为妻”,外祖母很吃惊,母亲很害羞,外祖母说到“你知道摆在你面前的是什么吗?她父亲绝对不会同意的” 这时父亲说“我知道,很清楚我们面临的困境”所以希望你能帮忙”
外祖母很疼爱自己的女儿,为了她的幸福,果然偷偷安排他们俩结婚,但是不安好心的人向外租父透露了这个消息,气的外祖父,叫上人手,抄上家伙,赶上最快的马车去追父亲和母亲,外祖母早有预料,在马绳上动了手脚,不一会马车就翻了,差点没把他们砸死。就这样,外祖父耽误了行程,当赶到教堂时,父母已经手挽手幸福了走出教堂,外祖父气的跺脚。从此,外祖父和母亲形同陌路,再无交集。父亲和母亲也躲了起来,开始静静的生活。
最令我感动的地方在于外祖母到处打听母亲的消息,终于在大杂院的一间小房子里找到了他们,这里虽然很脏很臭,但是他们过的很幸福,像一对叽叽喳喳活蹦乱跳的小麻雀,开心快乐自由自在。外祖母时不时来看他们,给他们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好吃的,经常在外祖父那里偷钱给他们。外祖母说的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那就是“偷东西只要不是为了自己,便不是偷”。
之所以在没有看完书的情况下,急于发表自己的言论,是因为很羡慕作者的父亲和母亲能为了彼此的爱情,不顾一切,不要钱财,不要荣华富贵,只要能彼此陪伴,那就是幸福。现实生活能有多少人能心灵纯洁,敢于为爱情献身,我想,没有了吧,都是被金钱和利益冲昏了头脑,什么情爱都抵不过残酷的现实,结婚也不过是应付压力,成家的需求,彼此合适,门当户对,凑合过一生,仅此而已。
有感而发。纯粹真实的爱情在现代社会,一步步被蚕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