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去年冬末初春,自驾前往青海湖,从广州出发,经永州、凤凰、重庆、兰州、海晏抵达,再沿西宁、西安、长沙,返回广州,前后九日。披星戴月,日夜兼程。期间点滴,特此记叙。过程不赘述,只谈妙趣。
兵马俑就在眼前,然而没炸到我。
可能是过分期待,也可能是过于熟悉。
没有国人不知道秦始皇和兵马俑。
在中国的教育里,这两个名字是铁定要灌输的。
每一位国人,多少有寻秦的情结,对两千两百多年前的时代,多少有点幻想。
去看兵马俑,与其说是去一个旅途中的景点,不如说上一门国人的必修课。
我们免不了俗,既然来到西安,不去一趟兵马俑,觉得遗憾。
而同样,看完兵马俑,才感觉来过西安。
早上在回民街吃饱后,我们驱车前往兵马俑博物馆。
期间,专门去了趟唐城墙北面,兜了一转,打算先看一眼玄武门。
然而,要想看玄武门,还要排队买门票。我们生怕这天时间不好控制,便放弃了。
在兵马俑和玄武门之间,我们选择了前者。
兵马俑博物馆外停车场,人多,车位找了很久。
我想到一个问题:参观游客里,有多少是本地人?
我细心留意车牌,北京、山东、辽宁、福建、江苏等等都有,反正天南地北都有,当然,也有本地的。
兵马俑博物馆应该也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就算大人偷懒,当地小孩小时候一定会被学校带来参观。不对,大人也是从小孩变成的,小时候也一定被带来参观过。
问题又回到我所说的熟悉上。
非本地人,是文献文化上的熟悉;而本地人,是就在身旁的熟悉。
当被提及西安有兵马俑时,他们会兴奋吗?还是厌恶?
不是厌恶兵马俑,而是面对再熟悉不过的事物,就算在历史上再伟大,经常被提着,感觉也会像长辈日夜唠叨一样,只好不耐烦地回应着“是啊是啊,来西安一定要去看兵马俑”。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视如平常。
我想,视如平常的情况,恐怕相对较多。
别人眼中的大惊小怪,在他们眼中再寻常不过。
类似情况其实很多。
比如住在古城墙不远处的人,可能天天上城墙锻炼散步,肯定对惊喜若狂的游客翻白眼。
循着博物馆设计的线路,我们用一下午的时间,游逛了整个兵马俑博物馆,了结寻秦心愿。
一开始就说了,近距离观摩兵马俑,并没有炸到我。
想寻秦,想要有代入感,便需要加点想象力。
我尝试过两种体验方式。
一是穿越体验法。
关于秦始皇与兵马俑,除了历史书的介绍,影视和小说对我们这代人的影响,其实更甚。
《寻秦记》,就不用多说,黄易原著,TVB拍过古天乐经典剧集,前段时间的新拍网剧版,呃,我就不多说了。不过古天乐已投资拍摄电影版,期待。
《古今大战秦俑情》,李碧华原著,八十年代末时,张艺谋巩俐主演过同名电影,2011年时有过电视剧版。
《神话》,成龙和金喜善主演的电影,还不错,刷过几次,后来也拍过电视剧版。
上面三个作品,全是穿越题材。
于是,让我们可发散想象一下。
如果眼前秦俑,外貌真的来自一个穿越回去的人……
二是当下体验法。
这个玩法,启发自《博物馆奇妙夜》。
简单来说,就是兵马俑会动了。
想象一下,当夜深人静时,闭馆以后,你独自游览,突然,有一秦俑,眨眨眼,转转头,挥挥手,向你走来,大刀直下……
这个想象其实有点难度,难在眼前太多人,除非你用法子控制脑回路,将所有人视若无睹,只见眼前秦俑,方可想象。
另外,我联想过那些工作人员,他们估计体会过,闭关以后,夜幕降临,独自面对的秦俑的境况。
其实,挺恐怖的。
参观完兵马俑博物馆后,根据设计的线路,游客会通向商品街,也就是售卖手信之处。
我们对这些手信没多大兴趣,看到德克士时,倒是想吃点东西。但还是忍住了,留个空腹,打算回去市区在觅食,找当地小吃尝尝。
正要离去时,我突然想起一事。
进入博物馆时,我随身携带的小刀,被没收了,但工作人员告诉我,离开时可以再出口领回。
我们都快到停车场,另外伙伴都走了累,我只好一个人跑回出口处。
经过长长的商品街,我飞奔回出口处,领回小刀。
同时,我见到很多被没收的打火机,心想冒领一个留念,最后作罢。
车子启动,离开停车场前,经过秦始皇雕塑。
雕塑立在博物馆门前,很庞大。
中午抵达时,烈日当空,我仰望雕塑,看不清秦始皇的脸。
如今将要离去,我再次仰视一番,可惜夕阳西下,嬴政藏在阴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