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为改变4阶段
一个人行为的改变需要经历四个阶段,分别是看到事实、强烈感受、深入分析、持续行动。
看到事实,为了解决动机问题;
强烈感受,为了解决动力问题;
深入分析:为了找到解决方法;
持续行动:为了产生实践结果。
以上4个环节,缺少任何一个,改变就很难发生。
比如这样一个案例:
小红经过一天的忙碌后,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买菜、做饭、洗碗、陪孩子写作业等等,好不容易孩子睡着了,都已经太晚了,想自己在业余时间充电,别说时间,连精力也没了。想想白天被老板吼,报表怎么这么多错误,酸楚突然涌上心头:“唉,每天都是各种忙,大事小事一堆,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可以看到,利用“行为改变4阶段”分析,小红一直身心俱疲的原因是:
只有“忙”的感受,却不是事实;只有日复一日的行动,却没有对这些行动的“深入分析”。
行为难以改变,原因自现。
二、用好 “时间日志”
(一)记录“时间日志”
把“行为改变4阶段”运用到时间管理,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时间日志”。
记录时间日志有3个步骤:
时间日志3步骤之一:记录。
什么时候记?当我们感觉效率不高、工作忙乱时,就是记录的时机。
记多久?不超过3天,我们就能通过大数据发现问题出在哪了。
记录原则是什么?不按照时间段写工作内容,而是按照工作内容写时间。即发生行为切换时,就记录。比如8:00-9:00在写总结,临时通知马上去开会,行为发生了改变,此刻应该记录。
有什么好方法推荐?就用Excel表格,时间、任务名、花费时长共3列。有个小技巧,鼠标点到单元格,用快捷键“ctrl+shift+;”,单元格内会自动显示当前时间,很便捷。
时间日志3步骤之二:统计分析,找出改进方案。
分析时间日志的大数据,找到效率低的真正原因。
有三个原则:
决定目标。比如,每天的待办清单,决定一个最重要的目标,无论如何要完成,琐事先避开。
保持觉察。想象另外一个自己,此刻作为旁观者,客观看待自己,有没有受到干扰,持续保持专注。
随时纠偏。遇到导致目标脱离的事项干扰,利用自己的觉察,及时纠偏。
时间日志3步骤之三:修正行为。
小强老师在课上举了3个真实的案例:
a)不断有新任务打断时,处理好最重要的,目标明确。
b)工作中临时干扰事项较多时,分析时间日志大数据,找到工作中不易受到打扰的时间段,在这个时期从事重要的工作。
最重要的是自己找到的方法,一定是最适合自己的
c) 一件重要的事情花太多时间,其他事受影响,怎么办?
两个方法。
一是设定任务的终止时间。如果到了时间点完成不了,先做其他事,再回来做。想想我们以前考试,先易后难,回头来做难题时,有时还会有新的收获,不是吗?
二是,与他人讨论这件事。不要一个人死磕,借助团队的力量,多听他人的意见,避免自己钻牛角尖。
(二)记录时间日志的注意事项
1.不要太碎片化
先记录重要时间阶段的明细,比如白天工作期间。像起床、刷牙、洗脸、吃饭等流程,除非要针对性提升“早起阶段”的效率,否则在时间日志上用“起床、洗漱出门”代替就可以了。
2.别太粗略
与第一条相对应,重要阶段该详细就要详细。比如正在做PPT,来了一件紧急事项要处理,当然要记录了。
总之,在行动切换时,明确记录时间、时长和事情。
3.不要按时间段记录
时间日志,以行动切换为焦点。比如,8:00-9:00、9:00-10:00的模式,如果开会从8点持续到9:30,这样会不会太累、太麻烦?
4.忘了怎么办
实在回忆不起来,写上时间黑洞,别空着。
三、自我觉察改善表
根据经验,遇到以下四类现象,可以重点学习对应的方法。
1.做了很多职责范围外的事
问题:缺少授权
应对:猴子法则
2.今天重点的事,下班时还没做
问题:没有做到要事优先
应对:三只青蛙
3.一天处理电话、邮件或外出>5次
问题:外出频繁
应对:用情境清单批次处理
4.帮别人做了很多事
问题:不好意思拒绝
应对:优雅拒绝的三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