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驻尘香,书页里吹起了钩沉的往事。
云霞晕染开千里,夕阳走了进来。
昨日的傍晚,冲着了一壶茶水,小城的初秋,纵留有炎夏的火辣,每每近黄昏,暮色的风里还是吹出了季节的凉意……
母亲,比我更珍惜它,总是把那半块还没喝完的陈饼,用黄缎布包好,搁置在有纱窗的橱柜上方,她一辈子惜物。
我却,从来傻漏。
快到菊花开的时节了,也快到中元节了,还有七夕?
有菊园的人家,是在80年代末的故乡举爷爷的院子
村里人,喊他举老爷。在爷爷父亲他们那个辈分,是读过一些私塾的。
太爷爷,现在的记忆里,还有长袍子和拐杖……
奶奶的母亲,李氏太爷爷的夫人,也是我的太奶奶,最深刻的是她的瓦蓝布衫和绾在脑后的发髻。
每每到农历10月正开始霜降,父亲的生日就到了。
记忆里最深刻的是他三十六岁的前夜,闹肚子,烧灯火(一种土方法,治疗小孩闹肚子问题,奶奶蘸了棉油灯线点燃,然后在肚脐上烧两下,也奇怪就好了,只是第二天必然还有隐隐的被烧灼的痛……)
少年真不识愁滋味。
秋天的月格外的皎洁,村里的女孩子们就会邀约去偷采举爷爷家园子里的白菊。大朵大朵的白菊,开在村路的左边,分外惹眼,园子外是稻场,也是农家人开轩扬谷子的地方。与别家不同的是,他们家是吃商品粮的,所以,举爷爷的园里种满的是果树和菊花,十分雅致。
现在还记得,那园子收拾得一行行干净整好。园子的尽头临着村里的用水堰塘。那时的水是清澈的,每户人家的门口都会对着堰塘有一个埠头,用来淘洗衣物,还用于家庭吃水。
从什么时候开始,就废了呢?
这中间一段,你还能记起吗?
来这小城,春秋,整整20年了……
【一转一回·茶修年】2017.08.16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