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无明?
《圆觉经》云:“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花及第二月。空实无花,病者妄执。由妄执故,非唯惑此虚空自性,亦复迷彼实花生处,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
何为一念无明?
电影《一念无明》的导演的原话是:“……“无明”的意思就是看不见,看不清楚,“一念”的名字就是取自佛家的说法“一念代万念”。你一个念头,后面还有一个,后面还有一个,你第一个念头看不清楚,然后做的事情都不是很精确。他们都是爱对方的,他们都不是外人,电影里面我自己觉得没有外人,所以他们互相伤害的时候就是“无明”的,看不清楚他真的要做什么。”
一
我第一眼看见《一念无明》这个电影名的时候,我就很喜欢这四个字。
但是我是过了很久才去看这部电影的,当然看完后我就更喜欢了。
电影讲的是香港青年阿东因为一场“意外”使自己的母亲死于家中,医生诊断他患了躁郁症,法院据此判他入住精神病院一年。一年后,医生认为阿东病情基本痊愈准许他出院。影片就是从阿东出院这里开始讲起,然后讲述了他和父亲在状如棺材的蜗居之地里相处的欢乐和矛盾,讲述了他和前女友再次重逢后的喜悦和幻灭,讲述了他和父亲与街坊邻居的共处和被驱赶,影片在叙事时又不时的穿插着阿东的回忆,使我们看到了阿东母亲与父亲的纠葛,知道了阿东母亲意外死亡的真正原因。
我之所以喜欢这部电影,一是因为我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这个曾经活跃于世界影坛的地方——香港拍过一部好电影了,上一次看见的香港好电影我印象中还是十几年前的《无间道》,而这部电影不仅拍摄时间短——据说只拍了十六天,而且拍摄成本低,大部分的演员都是零片酬演出,比如曾志伟、余文乐,还有金燕玲等等都是友情拍摄,整个电影的拍摄成本只有区区200万元,以如此低的成本居然拍出了如此高分的一部佳作,这就不仅让我喜欢而且还让我很敬佩了!二是这部电影不仅仅深刻描绘了社会底层中所谓的精神病人和周围人们之间特殊而微妙的关系,它还涵义深刻的表现了人世间中人的茫然无知、不分真假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因果关系,透漏出诸多悲凉的佛教宿命感。导演并没有在片中直接提出我们要如何去面对这些现象以及处理这些关系,他只是把画面慢慢打开然后让我们仔仔细细看,留给我们慢慢的咀嚼慢慢的回味慢慢的思考。
二
阿东从精神病院出来重新进入社会,其实要面对的问题在我看来真的是困难重重。
比如和身边人的关系如何处理?
这当中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和他老爸的关系。虽说是他老爸,但是老爸和他并不亲。年轻的时候老爸就经常以跑车的原因长期不回家,对他的两个儿子很少予以照顾,父子之间感情其实很淡漠,要不是医生强烈要求他老爸接他回家,我估计他老爸根本都不会踏进医院一步,也不会再和他相见。多年未见两人其实已是陌生人,他老爸不仅不了解他,也不了解他所患的这种病,出于害怕他甚至在自己枕头下藏了一把锤子作为防备。两个成年大男人,在大约六、七平方米的如同棺材般的连转身都困难的空间里共处一室,估计连彼此的呼吸声都能听见,空气中除了压抑还有什么可以交流的?
这还不算,在这个如蜂巢般的居住地,阿东还要面对左右邻居异样的的眼光和非议。在你像正常人一样的时候,他们会毫不吝啬的接受你的各种帮助,可是一旦得知你犯了精神病,他们就会迅速的躲避你离开你甚至毫不犹豫的要驱赶你。当然你可能认为导演这样拍只是为了表现一种现实的残酷,真实的世界不是这样的,你可能认为人间自有真情在好人还是很多岁月静好之类的巴拉巴拉的话。可是假设,如果你家隔壁一个因为躁郁症可能因为杀了人进入了精神病院的成年男子,现在突然回家突然站在你面前给了你一个似笑非笑的笑容时,你是会主动上去嘘寒问暖还是赶紧转身扭头就走头也不回?如果你能如实回答这个问题的话,你就会明白其实导演所拍摄的情节正是你我共同生活的这人世间!
当然对于阿东来说,最重要的是面对他的前女友。当初两人在一起的时候,关系甚好也曾一起买楼供房一起期盼着美好的明天,可是因为阿东的原因,两人美好的明天瞬时就没有了,一起供的楼在前女友面前也突然成了巨大的债务,前女友没有办法只好独自一人承担了债务。当阿东再次遇见前女友时,阿东内心充满了欢喜,前女友也告诉他,自己已从上帝那里获得了爱得到了拯救,可是当前女友带上阿东前往教会,亲自上台讲述自己曾经的心路历程时,言语中却充满了对阿东的恨和愤怒,拯救会变成了对阿东的声声控诉和当众羞辱。这无疑是当众给了阿东一记闷棍直接就导致了阿东的病情当场复发,当不明真相的观众用手机拍下阿东发病时的情况并在网路上传播的时候,阿东已经连自己最后的一点隐私空间都没有了,也即意味着阿东已经在这个弹丸之地毫无立足之地了。
可怜的阿东还要面对生存的问题。他曾经做过投资,有着丰富的投资工作经验,人也长得不差,既有经验又有颜值,按理说找一份工作并不难,可是谁敢招聘一位精神病人做员工啊?虽然他现在病情稳定了,可谁又能保证他不会哪一天上班犯病了要杀人呢?所以当人家问他为什么履历中显示有一年空白期而他又据实回答的时候,基本上注定了这份工作的立马告吹……
阿东从精神病院出来以后的结局注定了会是一个悲剧,我们这个社会——无论是机构还是个人,显然还没有做好如何迎接这种类型的人的存在,除了把他们关进精神病院之外,人类于此几乎是一筹莫展。这不是阿东的悲剧,这更像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悲剧。
三
阿东的一念之差使自己的母亲意外死亡,表面上看,这个“因”导致了上述我们分析的他出院后面对的各种恶“果”。但是这个“因”不是平白无故就会出现的,它是阿东多年压抑内心后的一个突然爆发。你看阿东当时所处的环境,父亲当年由于逃避婚姻,在阿东成年后和阿东已是多年不再相见,即使小时候父母在一起的时候,可是因为弟弟的学习好,父亲的关注只有弟弟,我们可以断定阿东自小就缺失父爱;母亲也厌恶嫌弃他,因为他只是一个普通的仔,一个不能带给她荣耀的仔,在她的的心中只有那个小时候学习好现在长大了的在美国工作的小儿子,可是在她卧床不起亲自照顾她不厌其烦给她擦洗身体同时还要忍受各种嫌弃的却不是这个她口口念叨的小儿子而是这个他最嫌弃的阿东,谁又能理解安东内心的憋屈呢?;阿东的弟弟,估计是早就厌弃了这样的家庭,在取得在美国工作的机会后,除了像他爸一样给家里只是寄钱外,我估计他此生都不会再回到这个家庭里来了。这样看来,我们会发现在这个家庭里,除了阿东外,倒是其他人都是不正常的。所以不是阿东个人的“因”导致了他的悲剧,而是家庭不和睦这个“因”导致了阿东的悲剧。如果我们再深入分析一下,就会发现阿东家庭不和睦,是在阿侬的母亲和父亲结婚的的第一天也就注定了,因为在结婚的第一天,阿东的母亲就对他父亲说,我嫁错了人。而阿东的父亲在面对阿东母亲的各种嫌弃时,选择的不是面对问题而是直接逃避,由此我们可以断定,两人其实在结婚前就没有做好婚姻以及面对婚姻出现各种问题的准备,换句话说,阿东父母家庭不和睦的这个“果”其实早就在婚前由于两人自身的原“因”而注定了的。
因果循环。
因为此果,果乃彼因。
四
世上的人其实都受这种因果循环的影响,又因因果或深或浅的影响他人。
《一念无明》中的每个人都是如此。阿东自不待言,阿东的弟弟呢?看似生活在美国,有一个美好的职业和一个幸福的家庭,但是他对家人的冷漠无情,凡事都靠金钱来解决问题,何尝不是另一个换了装的阿东的父亲?余师奶,一个被男人抛弃在香港没有永久居留权的女人,内心充满了对男人的怨恨,一心希望儿子余果好好读书以后能够挤进上层社会,这又何尝不是另一个变了装的阿东的母亲?唯一的亮色余师奶的儿子余果——导演给这个人物起名叫余果,也就是如果的谐音——其实是大有深意的,我们假设他以后能够出人头地挤进上流社会取得一席之地,可是他长期在性格有缺陷的妈妈的影响下,从小在家庭就不完整的环境里生活,谁能保证他的以后一定会有个健康的面对人生的心态呢?谁又能保证他不会成为另外一个阿东的弟弟呢?
五
呜呼哀哉,人生不易!
请善待自己,也请善待自己周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