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发觉一旦这件事带有“不得不”的性质,就觉得整个人不好了,内心憋闷,被束缚住,无所挣扎。
可是叙事治疗,就是将这件事翻来颠去,不停思量,到最后,居然能从这种无可奈何中找到亮光之处——此时煎熬你的恰是你自己主动的选择。
一旦事情变成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心态自然有所松动,意识到之后,这种“不得不”也变成了是“主动做”了。
当你累了的时候,你自然会停滞不前;
当你的人生进入到培育下一代的阶段时,自然会产生培育下一代阶段性的的牺牲和自我成长之间的矛盾。如果在这一阶段如果你未完成你的目标,那么必然产生心理上的困扰。
昨日读薄荷阅读上艾瑞克森的心理阶段理论,忽然有种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想法。
没有人是不带着创伤前进的,这种创伤带有特殊的影子,而心理学家往往因其自身的经历,导致心理学上的关注点不同,从而发掘出不同的心理理论来。我们作为学习者,会从这些心理理论中,寻觅到自己和心理学家重叠之处,不同的是他们可能是这一方面的极至,而我们则是庸常的常模。
就如艾瑞克森,因其不知晓生父,姓了继父的姓,结果很快母亲又改嫁,导致他一生都在寻求自我认同,发展了八阶段理论。
就如我羡慕我自己的孩子,幼年时有我相伴,既注重尊重其意愿,又注意让他遵守规则。所以性格开朗,心理健康。
可是每当我要完成自己的一些任务的时候,明明是自己焦虑,却转嫁给他,说他如何干扰我的学习工作进程。他往往要这个时候“背锅”我完不成工作的焦虑。其实不过是我此阶段繁衍和自我认同这阶段的矛盾体现。
可是他又何其无辜!所以,我该一日三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不能让孩子承担我自己的焦虑!
可是,世上哪里又有完美的母亲,就算我严格要求自己,也不免有作为人的局限性,他也算是幸运的了,毕竟对于我的母亲而言,对于世世代代皆凭本能抚养孩子,伤孩子而不自知的父母而言,我也算是做到了及格分。
今天九月一日,今日之后,再不必如暑假一般,需要日夜陪伴了,从此孩子步入新的阶段,扬帆起航,此时该培养出“勤奋”的品质出来,我也准备开始我的新旅途——继续在带孩子和自我成长的漩涡中找到平衡点,尽量两不耽误。
困扰多日的小说更新想从此开始,不过每天也就准备只写半小时,因为怕腰椎疾病重新发作,得量力而行。
还有心理学的学习,英语学习,断不能丢下一日。
学习写作这块亦如此。
时间管理当做好,Just do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