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文学的爱好应该是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的,或许因着父亲是位语文教师,从我记事开始,家里就到处弥漫着书的芬香,这在70年代的中国家庭,应该实属不易了吧!
父亲对我的文学启蒙开始得很早,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开始督促我们兄妹三个背诵古典诗词,我记得我背的第一首是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当时爸爸让我们自己挑选一首来背,我其实根本不太理解诗词的意思,只是觉得这个很短,容易记住,马上选择了它。到现在还依稀记得父亲当时的表情,很是欣喜万分,也许他认为他的女儿很有魄力吧。(真是惭愧啊,老爸!)
真正喜欢古诗词源于台湾作家琼瑶的小说,那个时代的女孩子应该都有这样的记忆,那些纯美、坚贞的爱情故事啊,曾经赚取了我们多少的眼泪!从喜欢这些故事开始,我爱上了小说中的诗词,特别准备了一个厚厚的笔记本进行摘抄: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随着笔记本厚度的增加,对于古典诗词的喜爱也越来越甚,于是我开始追踪溯源,翻找这些诗词的出处,越发读出了它们的精彩。
除了古典诗词,爸爸还特地为我们订阅各类文学杂志:《少年文艺》,《儿童文学》……记得那时候,每当新的杂志到来的时候,我是那么的爱不释手,当天不看完是绝对不愿意睡觉的。渐渐地,我不再满足于这些幼稚的儿童作品,开始将手触及到爸爸阅读的成人读物:《十月》,《收获》,《小说选刊》,《小说林》……
经过诸多文学作品的滋养,我的文字基础还是不错的,学生时期的作文颇得语文老师的赞赏。
然而我后来的故事开始涌入了俗套,上大学,工作,结婚,生孩子……各种事物似乎都成了我搁置文学的理由,其实仔细想来,远远没有所说的那么忙,游戏的时间,聊天的时间,追剧的时间,甚至无聊时发呆的时间,这些统统都被我奢侈地挥霍掉了啊!
如今,体制内的工作已经按部就班,孩子也有了自己的生活,我又想起了我曾经的文学梦,也许现在开始已经太晚,也许依然还是写不出什么,但是,我找到了简书,就像找到了心灵的家园!
古人云:朝闻道而夕死未为晚也!我想努力一把,不为名利,只为圆一个文学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