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需要服务网关
在分布式系统系统中,有商品、订单、用户、广告、支付等等一大批的服务,前端怎么调用呢?和每个服务一个个打交道?这显然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有一个角色充当所有请求的入口,这个角色就是服务网关(API gateway)。
服务网关应该具备的要素
稳定性、高可用:网关是所有请求的入口,如果这里出现问题就会导致所有的服务不能对外提供服务了,可见其重要性
性能、并发性:既然是所有请求的入口,那就意味着并发量大,这对其性能就有很高的要求
安全性:要确保服务的安全,防止外部的恶意访问,像金融行业一般会对数据进行加密传输
拓展性:因为各种请求都经过网关服务,所以网关上大有文章可做,是处理所有非业务功能的绝佳场所,比如流控、协议转发、日志、防刷等等。
在这里需要明确一点,服务网关并不是微服务出现后才有的!!!
常见的网关方案
Nginx + Lua: 性能和高可用是Nginx傲视群雄的资本
Kong:基于Nginx + Lua之上进行封装,更简单易用,但是需要付费才能使用
Tyk:开源的、轻量级、快速伸缩的服务网关,基于go语言开发
spring cloud zuul:也是基于Netflix提供的开源工具上进行封装,天生服务于微服务,如果是基于Java开发的,结合spring cloud提供的微服务治理体系的话,zuul提供了认证、鉴权、限流、监控、弹性、安全、动态路由、负载均衡、协作单点压测、静态响应等等功能。但是性能方面肯定是比不上Nginx的。
个人觉得如果你是使用了spring cloud去开发微服务,那么使用zuul去做服务网关真的是非常合适的,而且特别适合快速上手,虽然其并发性能比不上Nginx,但是我们开发的可以灵活配置啊,Nginx+zuul 让他们发挥各自的优点。
zuul的特点
路由+过滤器 = zuul,个人觉得zuul的核心就是由一系列的过滤器组成。
zuul的四种过滤器API
前置(Pre):首先到达的是这里,注意这里是指Pre这种类型的过滤器,实际上不止一个过滤器,对请求路由前置加工,比如参数校验、限流、鉴权
路由(route):这里的是将请求转发到具体的Origin Server(具体的微服务)上,可以在这里重写http请求。
后置(Post):这里是已经拿到请求的结果了,如果想对结果再加工一下,可以在这里,比如统计、日志
错误(Error):Pre或者Route、Post出现异常就会来到Error,这里可以种统一异常处理
此外还有Custom(自定义过滤器),实际上它也归属于上面四类,看你自定义它是何种类型就是何种类型,上面的四种都支持自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