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微信卸载重装,旧存的许多内容没有了。昨天问我要前几天发给我的做桂花的视频,说爸爸拾捡了许多的桂花。
去年爸爸也采了许多桂花,收留了一阵子,交给妹妹,就算完成了护花的使命。前天小妹回去过节,大概说了可以做桂花蜜,爸爸便又准备为桂花的归宿再忙活一下。
北方没有桂花,北方人初见桂花总是欣喜兴奋的。“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杭州的桂花繁盛千年,杭州人,谁没在桂花的香气里沉醉过呢?爸爸去小妹那里住了几回,桂花自然是见过的。这回搬到萧山,住所附近就是大片的桂树,八月份,可以饱饱地看一季桂花。秋风吹起,桂花雨一样落满地面,本地人司空见惯,爸爸心里满是惋惜。拾捡回家,是惜花之心使然。80多岁的年纪了,学的是历史,又读了一辈子的古诗文,对世间的美好有更深切的感触和挽留的愿望。清芬馥郁的桂花,能让它们的芳姿与幽香在世间多停留一会儿,也是好的。虽然没见过桂花,但是能理解爸爸的心情。
从诗词文章、图画照片里认识了桂花,桂花的确是易于令人生情又钟情的花。
李清照写《鹧鸪天》咏桂花,“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淡黄的颜色,淡雅的花香,性子温柔,气质闲雅,不亲不昵,不近不远,这样的桂花,当然是花中的上品。
南宋诗人吕声之有诗《咏桂花》,满含赞美之情,“独占三秋压众芳,何夸橘绿与橙黄。自从分下月中种,果若飘来天际香。清影不嫌秋露白,新丛偏带晚烟苍。高枝已折郄生手,万斛奇芬贮锦囊。”早晨,桂花的清姿闪烁着莹莹白露;薄暮,桂花的倩影在烟岚中绰约。无论是挂满了黄黄绿绿累累果实的果树,还是各有擅长的众芳,在三秋之季,都得让位于桂花。人间的桂花有着不凡的出身,桂子来自广寒宫,是吴刚砍砍不休的那棵神树。桂花的香气自然也不类人间花木凡品,是异乎寻常的奇异天香。这样的奇芳,早被桂花的知己收藏在锦囊里,以便能长久地让桂香陪伴在身边。
“亭亭岩下桂,岁晚独芬芳。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天香生净想,云影护仙妆。谁识王孙意,空吟招隐章。”这首《咏岩桂》是理学大家朱熹的作品。中两联写岩下桂的叶、花、香、姿,细腻描绘了桂的亭亭之美。理学家的目光自然不仅着落在表层,诗人欣赏的是桂的品格,岁晚独芳,天香净想,桂的高洁品质才是诗人倾慕之处,也是诗人对自己的期许。这样的不同流俗,独栖岩下,自持芳洁,一般也不会被世俗理解,诗人不免也生寂寞之叹。
“悠悠一缕香,飘在深深旧梦中。”二十几年前,这首“八月桂花香”百听不厌,深婉幽微的落寞,随着音乐在耳畔萦绕,在心底徘徊。彼时,正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纪。八月的桂花,就此扎根在心里。八月桂花遍地开,八月又称桂月,每每看到桂月这个词,不免有些羡慕南边的人,可以更透彻、更明白、更有声有色地享受这个词。之于关外北地的我,桂月只是词汇罢了。寒假可出门,暑假可出门,却都不是桂花妖娆的季节。看来,只能退休以后,再安宁地坐在某株桂树下,细嗅桂花香了。
眼前,不妨看看桂花视频,再听几遍多年未听的那首老歌,权当淋了一场桂花香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