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用了四课时讲完了这篇课文(实验班3课时)。印象中《送东阳马生序》在老教材中,选编在八下,文章内容节选到第二自然段。上周备课前,读到新加入的内容,第一反应是:为什么节选全文?加入这新的两个自然段有何用意?
本文是宋濂写给同乡后学马君哲的一篇赠别秩序,主要讲述了自己年轻时艰苦学习的经历,意在勉励马生刻苦学习有所成就,坐着现身说法,娓娓道来,情真意切,语重心长,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是古代论学励志散文的名篇佳作。
文章以叙事起笔,讲述作者“嗜学“的故事。分两个层次叙述嗜学的情形。其一是成年以前借书而读。其二是成年以后外出游学,并在这一层次,写乡达名望之高,弟子之众,辞色之言,呵斥之厉,与作者的“俯身倾耳以请““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形成鲜明对比,道出了问学的甘苦。
第二自然段写求学的艰苦。一是自然环境的严酷,二是求学的物质条件匮乏。然而作者内心的充实,意志的坚强,忘记了生活的艰苦,让他专注于学习终于有所成就。位列公卿,皇帝恩宠,四海称名,可以说是功成名就,而作者却说“未有所成“,表现出一代文综大儒谦虚一起低调做人的品格。
第三段写太学生学习条件优越,生活衣食无忧,书籍应有尽有,老师尽在左右,比起作者当年求学的艰苦不可同日而语。而太学生“业有不精,德有不成“,如果不是天资太差,那多半是学习不够刻苦专心罢了。
第四自然段点明。本文目的勉励马生勤奋刻苦,成为德才兼备之人。同乡后学马君则品德美好,为文精熟,态度谦和。令作者赞赏和赞叹。
因此,设定三个教学目标:
1.把握赠序的文体特点,体会本文劝学的主旨。
2.梳理文章层次结构,注意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
3.学习本文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本文的说理艺术。
并这样安排教学:
一、导入
1.知识简介型(序——书序——赠序)
2.解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活动:范读——听读——自读——齐读——分读
要求:听准字音,把握节奏,标注生难字音
三、译读课文,理清结构
活动1:同桌互译,答疑解惑。
要求:勾画出不懂字词句,组内讨论解决。
活动2:文言知识大比拼,积累文言知识。
思考:
1.用小标题形式概括每段大意。
2.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如何克服的,结果如何?
3.作者以自身的经历勉励马生勤奋学习,这样写有何好处?
【点拨】现身说法,朴实亲切,态度诚恳,易于接受,多用事实说话,少有空洞的说教,达到了《劝学》的目的。
活动3:根据结构图,背诵前两个自然段。
四、品读赏析,体会说理艺术。
活动:再读课文,是找出文中的对比之处,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对比说理)
余幼时 今之诸生
致书难 ⇔ 有凡所应有之书
求教难 ⇔ 有司业博士为师
奔走苦 ⇔ 无奔走之劳
生活艰 ⇔ 无冻馁之患
( 劝学目的)
五、拓展延伸
活动:分读课文,探究思考:
1.你觉得教材编者为什么新加入后两个自然段?后两个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2.文章最后要点名本文的写作目的,按理说到“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这里就可以结束了,为什么在最后还要写这几句话呢?
3.探讨主旨:作者幼年时求学的条件那样艰苦,他却不以为苦,反觉的“以中有足乐者“,关键在于什么?态度往往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感受,你在学习生活中有过类似的经历和体会吗?你认为怎样看待在学习或其他生活当中的苦呢?
【补充阅读】培根《谈读书》
教后所思:
1.本文内容易于理解,但文言知识琐碎,耗费了一大半课时时间。采用学生互译,组内解决,课上解决,课下对译,大比拼等活动,耗时2节课。
2.在新教材中,部分课下注释有了变化,明确了方向。比如“主人日再食”的“食”,来教材当中,没有课注,当时都解读成名词,译为“主任每天提供两顿饭”,当名词讲时读(shi,二声)。现在课注读(si,四声),解释成动词“给……吃”。还有一句的翻译也需一起推敲“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也要在讲解分析中正确翻译。
3.学生学习被动,课上不主动提出疑问,落实文言知识就更难推进。唯有将一些难字词句单独问,推着喂学。
4.说理艺术学生体会不多,无法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其实本单元9-11课都在讲说理的艺术,然而普通班学生这方面经验太薄弱,导致在品读环节不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