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之所以经久不衰,之所以代代相承,之所以源源不断地发展,之所以被历朝历代的人们喜闻乐见,最重要的原因是它的美育作用。从《诗经》开始,一直到今天我们的写诗填词,两千多年来,诗都在为人类传达美的感动,传递着心灵世界最真诚、最朴素也是最令人魂牵梦绕的感情。我们如此热爱诗词,因为诗词是我们心灵深处的朋友,是我们情感生活的知己,它能够让我们在千古浩瀚的诗词海洋中找到让我们情感产生共鸣的表达。
一切艺术的核心在于传递美的感动,一切艺术的伟大之处在于通过美的传达促进人们灵魂的纯净和升华,进而使人向善,使人拥有健康而积极的精神世界。诗词如此,书法、美术、音乐亦是如此。我们在体会诗词魅力的时候,应该是感动并快乐着,无论是离愁别绪,还是儿女情长,无论是忠诚爱国,还是关心民瘼,我们会为自己在茫茫历史之中找到灵魂共鸣的诗句所带来的美的感动而幸运、幸福。
读诗和写诗,可以让你成为一个真人,一个性情的人,一个对这个世界的美充满感觉的人。人的差异性源于灵魂的差异,源于生命能量的差异,源于诗兴和艺术性。所以,诗教不是背诗,而是要培养诗意的心、诗意的眼,那样,你与世界的对话就丰富而且充满意义了。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深知审美对人的力量,因而把它看成是教育人和人自我教育的最有效途径。
审美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生命教育和情感教育。它通过对最直接的生命活动——审美活动的激发、培养与引导,直达生命的本源,从根本上对生命存在加以影响和引导,使生命中的那些不受理性控制的因素能够符合理性的要求,朝着健康、美好、高尚的方向趋动。同时,它也是对生命的潜在能力的发展和挖掘,是对生命的感悟力、鉴赏力、创造力等不仅需要有理性知识,更需要有情感智慧的生命潜能的激发培养。总之,审美教育是对人的生命本身进行塑造,使之更加完美合理的一种教育。
审美教育是诗性的。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在孔子那里,礼并不完全是一种在外的、强制性的规范,而是以仁为心理基础的内在行为规范,是人们发自内心的一种自觉要求,因此,它必然带有审美的性质。
孔子又云:“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里,德性已完全内化为一种心理本身的要求:道是要达到的目标,这一目标的依据是人的内在的德性与仁爱之心。正由于有德与仁的内在心理依据,人才不把理想的道看成是外来的、强加的,而是从内心乐于接受它。因此,道德的要求转化为审美的快感。显然,“游于艺”是最高的层次,它包容了道、德、仁的内容,并且是实现这三者的最终途径。由于有“游于艺”的层次,道、德、仁才最终成为人们发自内在的要求,从而成为自由完美的人性的组成部分。
人是道德的存在,也是自由自在的生命存在。正如孔子所说“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人的天性中有“好色”的趋向,要使这种趋向朝着健康的方向行进,就必须对这趋向本身进行引导。诗教是审美教育,是对人性进行塑造和改造,是对不受理性制约的情感进行引导和规范,提升人的感性存在,使之具有更加情理交融的能力和风神。(18.5.9《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