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星移刺完周莹一刀后,那诀别的深深一吻,肝肠寸断,唏嘘不已!
周莹和吴聘的孩子死了,但是,她却带领吴家东院从衰败走向巅峰;
周莹没有和沈星移在一起,但是,她完成了沈星移的毕生心愿--建立女子学堂,旨在教育治国。
虽然历史上,并不存在沈星移,但是他的教育治国理念,却于“庚子国难”后,在一群有识之士的努力下,最终变成现实,他们成功地创立了首家女子学堂!
电视剧中,周莹所言:一个男人有知识有见地,只不过是一人得利;而女孩都会成为母亲,成为家庭教育的主心骨,甚至是一个家族的支撑,那她一个人的知识见地,就是全家之福,甚至是全民族之福。
1904年10月23日
英敛之(英达曾祖父)创立中国最早的女子学堂---北洋女子公学(河北师范大学前身)。
校长吕碧城是开创近代教育史上,执掌校政先例的民国奇才女,她集众多“第一”于一身,与秋瑾并称为“女子双侠”。
她意识到:女子教育的宗旨,不是单纯地培养贤妻良母,而是要造就“对于国不失为完全之国民”,“对于家不失为完全之个人”的一批新型人才。这一思想不仅为女子教育的功能立论,而且着眼于广大女性的个体发展。为了贯彻自己的教育思想,她提出必须使女子在德、智、体三方面全面发展,并将德育放在首位。
1908年
少年胡适在上海中国公学求学时,发表于上海《竞业寻报》论家庭教育中,强调最重要的就是母亲。他说:看官须记清,我中国古时的人,都是受过家庭教育来的。看官要晓得,这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便是母亲。因为做父亲的,断不能不出外干事,断不能常常住在家中,所以这教育儿子的事情,便是那做母亲的专责了……现在要改良家庭教育,第一步便要开办女学堂。
晚年,胡适曾对秘书说过这样一番话:“娶太太,一定要受过高等教育的;受了高等教育的太太,就是别的方面有缺点,但对子女一定会好好管理教养的。母亲有耐心,孩子没有教不好的;孩子教不好,那是做母亲的没有耐心的关系。”
1915年
中国有了第一所女孩的大学--金陵女子大学,它由7个外国教会联合创办。办校期间,共培养了999位女学生,人称999朵玫瑰。而这999位女性大都后来成了母亲,她们孕育了一个个优秀的家庭。
但是,作为贵族化的高等教会学府--金陵女子大学,只允许有权有势且信教家庭的女孩,才能接受教育,很多平民女孩是没有资格享受这良好的教育机会。
2000年
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夫妇创立了同名基金会,该基金会属非营利性质,旨在促进全球卫生和教育领域,尤其关注贫困地区女孩的身体健康和教育学习,因为女孩是孕育和教育后代的核心群体。
2009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位女性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她身体力行鼓励女性互帮互助。“我一直努力赋予妇女在国际组织中的发展权利,并充分发挥教科文组织的重要性,为妇女地位的发展作出实质贡献,包括帮助女童获得教育,支持女性在科学、文化等领域的发展。”
2015年
白宫有一项名为“让女孩学习”的公共倡导计划,希望为那些被剥夺受教权的女性发声,倡导女性教育的重要性。
全球有6200万女孩没机会接受教育,这已成了一场“危机”。米歇尔·奥巴马说:“这些女孩是我们的变革者——是我们未来的医生、教师和企业家。她们是能够给我们现在的世界带来变化的梦想家和前瞻者。
2017年
扎克伯格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的演讲,谈到他对哈佛大学的感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遇到了这位聪明妻子普莉希拉·陈,也是她支持着扎克伯格创业。
普莉希拉·陈是一个出生在难民家庭的女孩,她的父亲与越南妻子是以难民身份移民美国的。他们辛勤工作起早贪黑,每天工作18个小时,来供养三个孩子,包括大女儿普莉希拉·陈。尽管物质条件是贫瘠的,但陈氏夫妇坚持一定要让孩子接受最好的高等教育,真正圆上“美国梦”。
若其父母短视的格局,让女儿早早出来帮助家庭生计,那么,扎克伯格也不会遇到这位聪明的女孩。
当年Facebook刚创立不久,有家著名的互联网公司欲以10亿美元收购,小扎经普莉希拉-陈的一番分析后,放弃了这个想法。儿科医生背景的普莉希拉·陈有着更大的梦想,希望他们两人能通过这个平台,去帮助更多的贫困儿童健康成长。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他的作品里多次提到了他的母亲--高淑娟,为他成长带来巨大的影响。他说:
年少时我曾跟着母亲去捡麦穗,结果母亲却被看守人打了一耳光,多年后,我与母亲再次与看守人在集市上相遇,看守人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我想过去报仇,却被母亲劝住,母亲只说了这样一句话:“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这就是我的家风。
每个人从生下来最早接受的就是家庭教育,受到影响最大的也是家庭教育,这种教育有言传有身教,甚至我觉得身教重于言传。你生活在这个家庭里面,你的长辈,你的亲人,特别是母亲,他们是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工作、对待他人,我想会对孩子产生非常直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我觉得有好的家风,确实是对孩子的成长非常有利的。
中国的家庭教育,普遍以母亲为主导,而母亲是家庭的核心。夫妻关系,原生家庭带来的教育理念,母亲的自身焦虑都会影响到孩子的教育。
当今,知识的更新迭代,互联网和泛娱乐行业的欣欣向荣,孩子接受讯息的速度快得惊人,吸收力也是空前的。但很多母亲的育儿行为,仍旧沿用父辈滞后的教育理念。
中国近三十年来,经济的急速发展,相当于其他发达国家百年的进展速度。社会大环境的变革,也意味着,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代沟,有着断崖式的差距。
通常,一个代沟是25年。当今家长和孩子间的代沟,却是有着120多年的差距。家长们在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同时,陈旧的学校知识和老套的育儿理念,如同博物馆里的化石标本,与孩子不断陈新的全球化思维,有着火山地震般的爆发和碰撞。亲子关系中的矛盾,日趋紧张并尖锐。
作为母亲,更需要持续地学习、终身学习各种知识,才能追赶上孩子高速成长的节奏;作为母亲,只有将心理学、美学知识、人际关系处理、灵性学等各种自我完善的知识融汇贯通,才能正确引领孩子思想的健康成长。
科技带来便利,线上的各种教育课程,为家长提供了太多的受教育机会。摒弃旧有且无用的观念,快速提升自己的思维高度,扩大自己的认知边界,家长才有能力填补两代间的鸿沟。
母亲自身水准的提高,教育方法的改变,方可培育出符合这个时代的孩子。
母亲强,则家庭强,则国家强。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