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和妻闹不愉快,就为了几句话。
当时我不在现场,只是听妻说:女儿上培训课,下课了同学喊她搞教室卫生,她就直接跑了,妻问她跑什么,有什么好怕的。——就这样不高兴了。闹得妻也不高兴了,还很无奈。
问女儿怎么不高兴的,她只说:妈妈太激动了。其他的就不说了。
现场的情况我无法还原,似乎也没太大的意义。我一时也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一下子也很无奈。
只是,突然一想,事情的出现,为什么要先有情绪?不是应该先有办法应对吗?情绪除了让自己不爽,让关心你的人不爽,你的“敌人”是只会等着看笑话的,对任何问题的解决并没有一点点的用处,而且一般只有坏处。因此情绪牵动了你的精力和注意力,你不会再去想办法解决,所以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可是,话这么说,好像有那么点儿“旁观者清”的感觉,却也有点儿“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味道。因为不管碰到什么,先有情绪似乎是多数人存在的状态,并不仅仅是某个个体而已,更不仅仅是像女儿这样的小孩子。情绪,是人的本能。
但,我们碰到事情先有情绪的样子,我以为只是一种习惯模式而已,未必是唯一的模式。只要经过一定的调整,模式是可以改变的。
用情绪应对任何事情的模式,是从婴儿开始被家长们培训出来的模式,也是人的本能进一步加深的模式。婴儿没有独立生存能力,也不会说话,只能靠各种情绪的释放来表现他的需求,家长们根据婴儿的各种情绪变现进行相应的供应,再加上一定的鼓励。几年下来,婴儿们无意识中学会了,自己有什么样的想法和需求,第一反应是用情绪应对。
然而,婴儿的释放情绪其实是有所期待的,虽然可能是无意识的行为,但他的每一个情绪都在期待着大人给予相应的满足。可是当我们长大了,仅仅习惯性地释放了情绪,却并不清楚自己的期待。或者,潜意识里也是期待某种满足,但同样是无意识地释放。
这样一看,长大后的我们,其实并不比婴儿更高明,甚至还不如了。
人在长大,人的应对方式却未必有相应的变化。加上很多人以为“情绪脑”是人本身自带的,人有这样那样的情绪是应该的。因为,就不用调整了,也没法调整。
其实也未必。每个人,婴儿时期都只能靠着情绪释放来表现自己的需求,但后来面对同样的事情,每个人的应对方式却不再相同,人群也被分为了“高情商”和“低情商”。也就是说,婴儿时期培养出来的情绪应对方式,有很多人调整了模式,不再用情绪应对了。也就是说,用情绪应对的模式是可以被调整的,而且已经有很多人成功实现了调整。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实现这种模式的调整?我以为,需要调整自我的头脑链接模式,并进行一定时间的刻意练习。
模式的调整,首先需要察觉,每当自己的情绪出现的时候,不管是当时就察觉还是事后反思,一定要搞清楚真正引起情绪的点是什么。找到这个引发点进行反思:当时那种情绪有没有必要,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绪的底层期待是什么?如果换一种方式会不会更好?然后在大脑中模拟练习。就像在大脑中放电影一样,让同样的事情再发生一次,到情绪引发点的地方换用你想要的模式,让它朝你所期待方向去发展,最终完成实现你的期待。
模式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模式的变换更不是。你需要点耐心,你需要随时察觉你的期待到底是什么,随时控制让你的情绪对应着你的期待。
没有期待,你做动作干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