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了,今晚应该是惆怅落寞,狂欢失意、如释重负的一个夜晚。
我人生中的高考发生在八年前,回想一下,竟然没有什么印象特别深刻的事情。那两天过的平常而普通,没有失眠,没有过分紧张,没有来大姨妈,一切都很正常。考最后一科英语的时候,有点走神,我使劲儿掐了掐自己的手告诉自己,别瞎想,快集中注意力。仅此而已,没什么特别。
大概有什么特别的事是在那天晚上的谢师宴结束以后,一大群学生在江滨河岸边徘徊,一直到凌晨,乃至通宵。有放声大喊的,有默默哭泣的,有喝醉了酒满地打滚撒泼的,有小情侣互相拥抱安慰的,有第一次想尝试接触异性的,那是考完之后的落寞,像天上皎洁的月亮洒落在江滨河上落下的点点光辉,细小、发亮,像太阳底下的玻璃渣子反射出的寒光,铺满了整条河道。十八岁的少年,人生中的一个大目标已经结束了,不管好的坏的,结束了。接下来的路在哪里?是迷茫,是不知所措。
高中三年,已经像碎片一样,散落在记忆中,必须非常努力的回想,才能想起当时的一些情景。也许能被现在的我想起来的事情都代表了当时特别不一样的心境,或委屈或悲伤或尴尬或自卑,总有一种心情是那时那刻的烙印,才会深刻至此。
那时候,从乡下到城里读书,条件艰苦,高中第一年住的宿舍在顶层,别说空调,连风扇都是奢侈。大热的天,挤在十二人间的宿舍里烘烤着,木制的上下铺,像烤箱一样,一层一层排列开,拥挤、炙热,特别难过。
我的爷爷送我去学校,从我们家到县城坐班车要一个多小时,那时候的路没有现在好走,盘山路弯弯曲曲,一圈圈绕过这个山头再游走另一个山头,山连着山,大山深处是我的家乡。从大山里出来见识外面的世界,要经过不断的眩晕,呕吐,因为那时的我晕车严重。我的爷爷在30几度的高温里,拎着我的行李,照顾晕车的我,把我送到宿舍楼,满头满脸的汗水,却看不出疲惫,看的出的只有骄傲和自豪。能上县城里最好的高中是令全家都感到脸上有光的一件事儿。从小到大,众多兄弟姐妹,唯有我一直背负着家人期待的目光生活着。
爷爷跟我说你整理下,我差不多就回去了。当时的我很无助很不舍,它们就像泛滥的汗水,充满了整个身体。归置完物品,爷爷就回家了,我从四楼的走廊尽头看着爷爷佝偻的身体,慢慢的走过天桥,走出大门,心里竟然特别悲伤。我想打电话,我想叫住爷爷,我想抓住点什么,我才不那么悲伤。可是事实是,并不会因为我的悲伤改变什么。从小我就是个特别恋家的孩子。父母外出打工,我童年缺失的父母亲的爱太多了。也许是因为那样,至今都不够独立。
高一最难熬的就是军训,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那股陌生劲还没有消退,又要面临太阳底下严酷的考验。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晨跑―环城跑,跑完后一张张红通通的脸颊,汗如雨下的样子,我至今还记得特别清楚。
人生的分水岭发生在哪一个节骨眼上呢?也许从人一出生就注定好了人生的道路。这是没法比的,城里人跟乡下人的区别,不止物质上的不可比,还有精神上的不可比。城里的孩子学习不好,请家教也要跟上学习,因为学习很重要。乡下孩子学习不好,那都是自己不努力,考不上也好,可以早点出来工作,这就是差异。
寄宿的日子里,特别羡慕城里的孩子,每天回家有饭吃,有热水可以洗澡,什么事儿都不用操心。学校宿舍没有热水,排队等待食堂烧锅炉里的一点热水,人品不好时,排到自己正好是没水之时。虽是炎炎夏日,用冷水洗澡仍然浑身激灵。不敢洗,可终归要洗一次,才算完成今天的任务。
也碰到过很多很好的室友。有些已经想不起来名字了。但是她们曾经给过我的帮助和照顾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心里是暖的。
说不完的高中三年……还有很多故事被掩藏在记忆的小角落里,等待我去发现。八年后的今天,回忆起从前,仍然觉得高中生活里的主色调是灰色的,沉闷、单调,像卓别林的黑白无声电影:机械的、做不完的试卷,上不完的课。以前的我就生活在那个单调的场景里,日复一日。我好想抱抱从前的自己,你多勇敢,一步一步自己努力,走到了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