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线上家长学校上学习一段时间后,关于自我认知的探索记录。
1、用系统眼光看看待事、物,让思维开阔起来
任何的物体、事情,或宏大或微小,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从它们现在的构成部分去理解存在的原因,进而思考它们各部分的来源,以及可能的发展,从一个点向多个点面发散出来,思路可以很发散。用这个办法面对复杂的问题不能说瞬间清晰但是思考会如有源泉。某天盯着早餐的小咸菜,就在想怎么做的,有什么工序,萝卜是哪里的?酱油是哪里的?这样的一份咸菜对制作它的人有什么意义?是手艺传承还是只是一份收入?这样的思考还挺有意思的。
“从局部汇集到整体,看宏观,再流动到局部,会更精细”我觉得这个体会真好。
2、系统思维看待事、物,发现关系,深刻理解改变的意义
用系统的眼光观察事、物,除了看到它们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意识作为个体的小我哪怕是微小的改变对于大系统的意义,也更能理解一些创新的教育机构,他们可能着重在某点上的工作,但是正是这些“点”上的工作对于推进整个教育系统向前发展,对于为未来一代创造更积极的成长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写这些话的时候,我想到了梅老师做的听松社区。
进一步讲,我们每个个体都是社会、国家这个大系统的一份子,个体的改进或者向善,哪怕是微小的,那么对于大系统都是有意义的。这样去理解,每个人做的事情都有意义。
3、我们生活在别人设计的世界里
创新这节课,给我的触动比较大吧,那句“ 我们每天都活在别人设计的世界里”,一下子就燃了。真的是这样的,看看现在的生活太便利,太速成了。
人类社会大进步的同时,大众在慢慢退化,先是退化了动手能力,然后退化了思考能力。现在有些付费读书,短时间能总结一本书,对于讲书人而言,他的总结、思考能力都是很强的,但是对于长期听书的人而言,这种学习方式有很大弊端,它会让人习惯接受别人总结出来的大意或者观点,而不是自行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即习惯了听书会让人懒于思考,人一旦不会了思考,究竟意味的是什么?
4、与孩子的相处,不着急、不做权威
与孩子相处,学习不着急给自认为的答案或已知,不对孩子的行为或者想法直接判断好与不好,不做权威,用孩子的姿态关注她,从观察开始,用系统思维发起对问题假设的讨论,一起去习得对未知的认知。跟孩子共同探讨问题,也不是说就能一下子引导到位了,但是逐渐从直接告知答案到有意识提问,从问封闭问题到问开放问题,逐渐摸索从问很难的问题到把握问题的难度。
#365写作挑战Day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