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昨天一天一个人搞定5个孩子,晚上实在熬不住先睡了。突然被鸽子的哭声吵醒,因为最迷糊的劲儿过去了,整个人就比较平和。我招呼鸽子过来我怀里,才听清她一个劲地哭着喊“竹蜻蜓”。爸爸过来解释说,一个人在外面玩的好好的,手里还拿着一个竹蜻蜓,不知道怎么就哭了。鸽子哭着解释说,“我要我的竹蜻蜓!”我大概明白什么了些,在外面玩的竹蜻蜓是上课的孩子带来忘记带走了,她想起了之前我给她的一个竹蜻蜓。关于竹蜻蜓并未有过什么特殊的事情发生,想到那时已经很晚,应该是闹觉的情绪为主。我跟她说明,“之前那个竹蜻蜓已经坏了就被扔掉了。”她还是哭着要她的竹蜻蜓。我就搂她在怀里帮着她擦眼泪。我想可能这两天和小朋友相处发生了冲突,我没有第一时间去安抚她,也让她的情绪有了些积压。让她哭了会,然后问她为什么非要那个竹蜻蜓,因为之前在的时候也没见怎么玩。她回答说,“因为是妈妈买的!”当时也不知道从哪入手,幸好已经睡过一会,才能有积极的能量来包容她。因为没有切入的思路,我开始尝试转移注意力。“为什么叫竹蜻蜓啊?难道是竹子做的?”鸽子听完,安静了,开始陷入思考。“那如果木头做的叫什么呢?”她开始回答,“木蜻蜓。”“水做的呢?”“水蜻蜓。”这个问答持续了好几轮,她的情绪越来越稳定。结果,突然又止不住“我的竹蜻蜓”,又开始大哭。但是哭的感觉和刚才不一样了。边哭边发出指令,“快拿纸巾给我擦眼泪呀!”赶紧照做,帮她擦完眼泪,她哼唧两声,转身过去,不一会就睡着了。
直到现在我都不太明白她为啥会因为“竹蜻蜓”大哭,不过孩子的成长中,即使24小时全陪,也很难百分百明白他们的心思,毕竟他们和我们是分离开来的独立个体。试着理解吧,理解不了,就只能尽量接纳,毕竟她的成长需要她一次次的感受中获得。
2、早上起来,昨晚的“竹蜻蜓”事件她已经不受影响了,腻歪了一阵起床吃早餐。
早餐是水煮鸡蛋和玉米,我问她鸡蛋可以立起来吗?她尝试了下,发现立不起来。我舀来一勺盐,她问是什么,我让她自己尝,她尝了口,说是盐。之前我带孩子们做饼干时,鼓励孩子们尝过,鸽子还记得这个味道。盘子里撒点盐,再把鸡蛋放上去,鸡蛋成功立住了。接着,我们又把盐放到让鸡蛋冷却的水里,观察盐融化的过程。然后我问鸽子,盐一般用来做什么?鸽子说炒菜的时候会放。可是盛出的菜里有发现盐吗?鸽子自己回答,“没有,因为盐被火给融化了。”接着我们又尝试把蛋壳、玉米皮等扔到水里,观察哪些会漂浮,哪些会下沉?
所有观察的现象,鸽子很少会问为什么,这个阶段她只对这些感到好奇,觉得有趣,然后之后有机会就会一次次重复体验,所以我没有解释相关原理,也没法解释到位。我想如果我是很懂原理的人,反而我会按捺不住想告诉她。一个在孩子眼里无所不知的大人一定程度上,会让孩子展现不了自己的力量,这样的孩子可能会习惯等着大人直接告诉他答案。我会认为和孩子一起享受发现乐趣的大人,会让孩子更愿意去尝试和探索。每当我碰到孩子的一些不好回答的问题时,我就会坦诚地说,“对哦,你这个问题真好,为什么会这样?我好像也不太知道,你知道答案吗?”鼓励孩子或者直接和她一起搜寻相关资料。
3、下午一起玩剪纸,鸽子使用剪刀时,就把我对他们的“洗脑”说的话说了一遍,“我现在在练习使用剪刀,剪的有点小失误也没关系。刚开始控制的不够好,可以多留一些白边,最后再修剪一下。”然后就开始了她自己的琢磨,“我们现在是在家里使用剪刀,就可以用[在这里]描述,如果是在外面很远的地方描述,就要用[在家时],如果我们现在要描述之前在早教上课时使用剪刀,就要用[在外面]”,接着继续琢磨,“剪坏了,就要补;剪的白边太多了,就要修,组成了一个词,[修补]。”当下听的我一愣一愣的。现在的她开始越来越多这种[自我创造]的过程,她会很激动于这些都是她自己想出来的,而不是我们告诉她的。
晚上做面条时,她突然要求放音乐,还说音乐和儿歌都可以,但不要故事。刚开始我以为她只是想听而已,然后她说,“拾味爸爸每次做菜的视频都会配好听的音乐,我会跟他学习”。
好吧,希望你愿意自己琢磨学习的劲儿一直保持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