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有一部小说改编电视剧火起来的时候,都会引发一波关于IP投资开发的讨论浪潮。
最近这一次是《太子妃升职记》。作为非大神作品,小成本低制作的网剧改编,目前看来已经获得超过4亿的点击量,无疑将会成为IP开发世上的一个现象级作品。作为《太子妃》准受众人群,我也是一边嗑瓜子一边吐槽一边心甘情愿的买了乐视的会员。
《太子妃升职记》是继万合天宜一系列剧作之后另一部日和风满满的网剧,所有的槽点、剧情转折的节奏都是精心安排引导出来的。受日本文化影响,对类似风格偏好的受众群体在不断增加。这些消费者的刻画大概是这样:30岁以内,一二线城市,有一定的教育背景,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可能喜爱日本文化,也许是A站B站的会员,愿意为版权付费。
乐视靠《太子妃升职记》卖了大量会员,同样之前爱奇艺也靠《盗墓笔记》卖了很多会员。这当然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虽然目前我国的版权法律和意识都处于初级阶段,但是起码伴随消费者的不断成长,这种现状是在不断地改善当中的。
2015年年底的时候,百度文学和某投资机构签了一个包括20部小说的IP包去运作IP开发这个事情,机构是把IP投资当做赌博去做了。毕竟只要能火一部就收回本了,再多就都是赚到的钱了,显然大家是觉得20部里面有一部能火,是一个赢面挺大的事情。
那这样的赌博到底能不能赢,不如看一看IP运作的模式在这些年的变化:
传统IP开发模式当中,版权持有方将IP简单售卖给制作方,制作方依靠自身的资源把自己购买的那一部分版权成品贩售出去,谋求利益最大化。此阶段,那些大神作品、口碑作品、情怀作品、经典作品是重点售卖对象。
IP改影视剧火了以后,版权方转换身份加入赌局。一个赌局想要继续下去,关键在于参加的每一方都有赢的可能性。从版权方角度来讲,因为本身行业内资源充足、好作品判断力积累深厚,这么看来,赢面很大。
原先只做简单售卖工作的版权方想要获得更高的最终收益分成,就要承担更多,比如,前期版权增值的运营工作。
到这个阶段,过去很多年积累的那一批顶级IP已经以传统模式卖光了,此时版权方手中的是一批不那么著名的IP了,借局中其他家的势(qian)推一把原始IP,再结合各发资源联动合作运营出一系列产品,再根据收益各家按约定比例分账。
在新的模式之下,对于IP所有衍生产品的整体运营推出的时间点和手法,变得更复杂,但也更高效。原先单打独斗的制作方现在变成了整合资源协同作战,花一样的钱和资源获得更可观的收益。
这是关于IP开发的商业模式的进步,也是各方博弈的结果。相比于传统的艺术创作,基于IP开发产品的过程会更加工业化,在未来的发展中,也会越来越流水线。
本文首发于本人idonews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