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欢乐颂》正在拍第二季,剧中关雎尔摘掉了眼镜,变得腹黑。这样的大反转太像我们。像每一个从小白变成满腹心思的成年人,像每一个披荆斩棘擦枪走火的社会人。我保证看第二季的人,都已经忘记了那年初来乍到的不安,忘记了当初无人问津的尴尬,忘记了关雎尔在第一季里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说着“长大好累啊”。
前阵子我在微博上看到了一句话:
是骄傲、虚荣、嫉妒、和报复,支撑你走到今天。你的成长依赖这些负的能力,而非天生的善良。
觉得大脑在那一刻空了一拍。写鸡汤的人对鸡汤是有免疫的,但面对这样黑暗却真实的反鸡汤,那种一时语塞的感觉,依然刻骨铭心。
我想起一个认识多年的好朋友,叫小G。
小G比我更早去英国念书。那个时候她只有13岁,就被她妈丢掉了英国小镇上的私立学校。然后毫无悬念地,她和一群富家小孩们不期而遇。
小G跟我说出国的时候她特别懵。因为早年父母走南闯北做生意,没有太多时间照顾自己,她的小学初中就是在不停地换学校,父母去了哪里,她就跟着去哪里。所以小G性格孤僻没有太多朋友。后来快上初二的时候,她妈妈发现她因为长期换学校已经跟不上国内的课程,就把她送去了英国。
小G刚到英国的时候,雅思只有3分。而那个时候与她同班的很多小孩从小就接受双语教学,已经可以无障碍地跟本地人沟通,外加家庭条件好,个个也都身怀绝技,少说也要懂一两件乐器。
小G那个时候并没有因此而感到自卑,反而觉得眼前的一切都很新鲜。小G不怯场,即便英语不好,她还是会特别大胆地用蹩脚的英语提问题。后来有一次,老师告诉大家一会儿要到一个地方集合,小G没有听懂就问她一旁的富家女,姑娘甩了一个眼神给她,说,“你连这个都听不懂。” 然后扬长而去。小G因为这样错过了那次集会被罚了门禁。
小G后来的日子也从未好过,因为语言障碍,她没办法在课堂上发言,也没办法和其他同学保持同样的进度一起讨论作业。大家吃饭的时候会刻意地冷落小G,出游的时候让她落单,甚至在小G想要多自学一会儿的时候关掉她的灯丢掉她的课本。
小G跟我讲这些的时候,已经从那所英国初中毕业,她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进了当时排名前10的英国私立高中。她的初中成绩单拿了所有的A和A+,是那年学校里唯一一个考全A的华人学生。小G转去新的学校后,又在没有华人敢在A-level学政治的英国高中里修了政治的学分,在16岁就考了7分的雅思。
我问她,“你当时什么感受?”
她说,“也没心思想太多,我就拼了命一样的学习,想去证明给那些人看我不笨,我也能把学习学好。那段日子特别特别累,特别特别辛苦,也特别特别孤单,因为没有人跟你站在一起,没有人来care你,在别人眼里,你就是个笑话。但是其实回过头去看,我还挺感谢那个女生的。真的,我会开始发奋,就是因为她的那一句话。”
“她后来还欺负你吗?”
“不了,自从有一次钢琴比赛我赢了她,她就再也没说过我,而且我们后来关系还不错。”
哦对了,小G除了学习,还特别拼命地练钢琴。
“那她后来去哪儿了?”
“她没有读完大学就辍学了,反正后来也学坏了,书也没念了。哎,无所谓了。这不重要。”
和小G一样,好像每一次让我不断往前走的,并不是那些赞美、认可、鲜花和掌声。而是在大多数心安理得的日子里,那些犀利的、恶意的、嘲笑的、不留情面的讥讽和批评。小的时候有人说我坚持不了把厚厚的名著读下来,我就做给他看;有人说我考不进实验班,我就考给他看;高中有人说我考不了全A,我就考给他看;大学有人说我会挂科,我就考出一份没有retake的成绩单。。。
关于这样的故事,经常被我和小G在每次相聚或闲聊中提起,时不时地总要还念一下。然后每次讲完,我俩都哈哈大笑地干掉杯中的酒说,“咱俩那会儿简直太傻逼了!” 然后小G会在跟我分开的时候喃喃自语地说一句,“我挺怀念那个时候的自己的,也不知道哪来的傻逼劲儿。”
是啊,这傻逼劲儿多可贵。那种斤斤计较他人对你的评价的劲儿,那种想要证明别人都是错的劲儿,那种想要被人看到的劲儿。。。
看过我以前文章的朋友都知道,我常常劝告大家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眼光,人最终都是活给自己看的。事实也是,跟我们说过这些话的人,如今大部分都不联系了,他们大概也早就忘记他们当初说过的话。可像我和小G这样的人,在这样的时候,就是在意啊,就是没有办法洒脱地做到不去理会别人说的话啊。何况,我们也真的因为去努力地“证明他们是错的”而成为了让自己更看得起的自己。我想我跟小G都一样,我们不是为别人而活,我们只是在别人的眼里看到了自己并不想成为的那一部分,所以才以此为由憋出一股劲儿。
然而,我们没有料到,这股劲儿会越来越不中用。离开学校后,世界再也不公平,再也不是非黑即白,再也无法用一张白纸上星星点点的80,90,100分来衡量。学校以外,才是人生真正的开始。学习问题?那简直是世界上最简单的问题。
小G上一次见我的时候跳槽了,她从一家可以做业务的期货公司去到一家没有业务给她做的期货公司,我问她为什么,她说原公司本来有一个可以升职的名额是给她的,后来总部派来一个比她有背景的姑娘,用更低的分数把她顶掉了。我说你为什么不反抗?她问我,“我怎么反抗?”
我沉默。
长大成人之后,我们开始懂得退让;了解现实之后,懂得妥协;再也不会拼尽全力横冲直撞地去想要证明自己。在那么多次与那个“不好的自己”狭路相逢之后,我跟小G都学乖了。
最近有朋友问我为什么更新不如之前频繁了。因为我最近还真的蛮累的。
有种想要打包回家躺在床上最好从此以后什么也不要做了的想法。那天跟同事吃饭讲到中国古代的女人多么没地位,说我们生在了一个好时代。我第一次脱口而出说:“也蛮好的,被人养着。”
小G常开玩笑说,“我俩就是悟性不高,非得靠自己;你看那些从来不学习但长得美美的姑娘,都嫁的多好啊,不愁吃不愁穿,日子还清闲呢。”
我认真考虑了一下这个选择。还是否决了。
悟性可能真的是不高。
那些年我们都读过的鸡汤里说:
成长就是你哪怕难过的要快死掉了,但你一觉醒来还是照常去上课上班。没有人知道你发生了什么,也没有人在意你发生了什么。
在朋友圈盛行的年代,这句话突然成了真实的写照。每天晒娃晒老公一脸幸福的好友跟我说她父亲前不久过世了,她觉得世界要崩塌;长得漂亮学历又高刚刚嫁了好人家的姑娘告诉我,她父亲欠了一笔股债不知去向,她跟妈妈正在四处躲债;刚刚融资成功被媒体争相报道的妹子跟我说,不过两年前,她家门口被高利贷的拿着棍棒围堵同时她前任又骗走她所有的家当;名校毕业和同门师妹领证结婚还同时拿到高薪offer的小伙子,告诉我他和他未来丈母娘之间无法逾越的隔阂以及压在他身上的房子票子车子;500强的企业高管穿梭于巴黎伦敦纽约上海,高挑又善良的姐姐,跟我说她刚刚结束了一场与癌症的厮杀;还有朋友圈从来都风平浪静的小妹妹,在后台告诉我她自卑的不想见到任何人。。。
所以你知道吗,生活从来都是不易的,如果你觉得容易,那一定是有人在帮你分担“不容易”的那一部分。
有天我看《极限挑战》的花絮,张艺兴跟孙红雷说起他在韩国当练习生的时候,每天要练12个小时的舞蹈,剩下的时间就是练习唱歌和钢琴。孙红雷在一旁说,所以我就是喜欢你,因为你跟我年轻的时候很像。然后你会发现,极限男人帮里的每一个人都有过坎坷,每个人都是这样累着累着走到了今天。
他们有一期的主题是关于“人的一生”,节目最后大家都被化妆成7,80岁的样子,走在大街上没有人认出他们。孙红雷扮演捡垃圾的老爷爷的那一幕对我触动特别大。一方面我佩服他的演技,另一方面我觉得人生真的非常短,真的,有的人可能就这样,恍恍惚惚的,一辈子就过去了。我爸以前跟我说过,“年轻的时候吃点苦没关系,可是如果老来苦,那是真的苦,是那种很可怜的苦”。
我不想,也不要变成可怜的老太婆。
这大概是为什么,我愿意忍受长大的过程中,所有的“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