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者
唐纳德·诺曼,国际知名心理学家,曾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全球影响力设计师之一。
关于本书
《设计心理学》这套书最早出版于1988年,是设计学的经典入门书籍。这本书会从心理学的角度入手,给你讲讲设计的门道。
核心内容
一、复杂是世界的一部分,好设计要做的是驯化复杂,而不是把所有事情都变简单;二、怎么管理复杂;三、复杂的服务流程应该怎么设计。
一、好设计要做的事情是驯化复杂,而不是把所有事情都变简单
很多复杂是有必要的,如果为了简单而简单,以削减功能、牺牲使用体验为代价,那这种设计理念就是错误的。
【案例】
刚发明鼠标的时候,鼠标要有几个键还是个有争议的问题,一个键怕不够用,两个键怕搞不清。苹果认为一个键的鼠标既美观,又能减少用户的困扰。但在实际使用的时候,发现一个键根本不够用,非常不方便。现在的鼠标都是两个键,包括苹果的鼠标。所以说,不能为了简单而简单,如果为了外观简洁而牺牲了操作的简洁,那就有点本末倒置了。
复杂是世界的一部分,我们没必要,也不可能把所有复杂的事情都变得简单。真正让人恼火的,其实不是复杂,而是让人困惑的产品,拿到一个产品之后不知道该怎么操作,这才是人们真正讨厌的东西。消费者总是说自己喜欢简单的东西,但事实是,咱们身边很多东西,都在变得更复杂。如果消费者真的那么喜欢简单产品,那这些复杂的东西就根本不会出现。消费者在市场上拿钱投票,选择了复杂,选择了功能众多的产品。
心理学家研究也能证明,人们喜欢中等程度的复杂,而不是简单。太简单的东西会让人感到乏味,太复杂会让人感到困惑。最理想的复杂程度,应该是变动的,在一个领域里越内行,就越喜欢复杂的东西。
二、设计师管理复杂的几个工具
1. 概念模型
就是一个高度简化的说明,不求精确,目的在于让人们理解某件事情是怎么运作的。
【案例】
地铁线路图,就是一条直线,或者是一个环形,每一站都是相等的距离,真实的情况显然不是这样的,但有这个地图就够了,人们不需要真实的、按比例缩小的地铁地图,那样只会给人带来困惑。
2. 概念重组
要重新定义问题。很多事情之所以复杂,是因为解题方向本身就是错的,所以越走越艰难。
【案例】
最早的录像机,在录制节目之前,一定要设置好时间、时长和频道,然后根据提前设计好的时间去录制,操作起来非常困难。实际上,人们根本不在乎这个录像实际是什么时间录的。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不是把“设置时间”这个功能设计的更简单、更容易操作,而是直接把这个功能去掉。
3. 模块化
把一些复杂的结构分解成一些小的、容易管理的模块。
【案例】
在智能电视没有普及之前,客厅里的娱乐系统,就是一个复杂系统,各种外接设备都有单独的遥控器,现在的智能电视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它包含了几乎所有的娱乐功能,但遥控器却只有一个,极大地方便了用户。
4. 自动化
很多繁琐复杂的操作,可以交给机器来自动完成。
【案例】
恒温控制器,可以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来自动调节,保持家里的温度。再比如说飞机,大部分的操作也是自动完成的。还有最近几年特别火的自动驾驶汽车。
5. 默认选项
减少人们做决定的时间。
【案例】
为了提高员工存养老金的比例,有些公司就采取了默认选项的办法,如果员工不特意申请,他们的工资每个月就会自动的存一部分,用于养老。有了这个默认选项,大部分员工懒得再申请,也就都随大溜存了这笔养老钱。
6. 入门教程
这个很常见,不过这个教程一定不能是一本又厚又大的说明书,而是要提供即时性的帮助。
【案例】
用户在第一次进入操作界面的时候,会弹出一个教学视频或者是文字说明,能让用户快速了解这个产品的操作方法。进入新功能之后,再弹出新的教程。如果把所有功能的介绍都印成一本说明书,就失去了即时性,用户是没有耐心去看的。
三、用户应对复杂的方法
1. 做一点心理建设,要接受复杂,而不是抵触。所有高级技能都是需要时间来掌握的,想想掌握了这些技能以后对我们生活工作的正面影响,就有了学习的动力。
2. 采用分而治之的方式来掌握复杂。也就是说,要把大任务拆分为小任务,一个一个的解决它们。
3. 通过观察他人、模仿他人的方式学习。
4. 用清单应对复杂,比如为了避免飞行出错,飞行员会有一个详细的流程清单,照着清单一步一步来。
四、怎么设计复杂的服务流程
1. 愿望线
“愿望线”往往能反映出人们的真实需求,明智的设计师应该注意到这些“愿望线”传达出来的信息。
【案例】
在公园或者是大学校园里,经常看到草坪上有人们自发走出来的小路。这些小路就是“愿望线”,传达了大多数人的真实需求。如果明明有规划好的人行道,人们还是另外走出了一条小路,就说明规划可能不合理,人行道放错了位置。
“愿望线”对设计师非常有参考价值,但并不是所有的偏好都要被满足。
【案例】
人们希望在任何地方都能直接横穿马路,但这种行为是很危险的,对于这种偏好,就不能由着人们的性子来。为了保证安全,就有必要设计一些栏杆和警示标语,比如很多马路中间设置很宽的绿化带,这样做既可以美化环境,也能阻止人们横穿马路。
我们可以把“愿望线”这个概念再拓展一点。“愿望线”的本质,就是人们在物理世界里使用某种东西留下的痕迹,那在网络世界,我们的活动一样会留下痕迹。比如你在网站上的购买记录、浏览记录,都会被商家记录下来。这些数据就是你在网络上的“愿望线”。
2. 系统地考虑问题
想要提升服务质量,增强用户体验,改进一两个局部往往是不起作用的。要把全部体验当成一个整体来重新设计,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案例】
乘坐火车这个服务,是由一系列动作组成的。所以想要提升用户体验,就要从整个系统入手,提出一整套的设计方案。完成一次火车服务,一般需要十个步骤,挺多的,包括查询线路、确定时间表、确定价格、进站、买票等等。把“乘坐火车”这个复杂服务分解为十个步骤之后,对每个步骤进行重新设计和优化,这样才能提升乘客的乘坐体验。
【案例】
我们在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场景需要排队,怎么优化改善排队的体验呢?先给用户提供一个概念模型,告诉用户排队的流程,消除不确定性,缓解他们的焦虑。然后让等待看起来合理。比如恶劣天气导致的航班延误。接下来,是满足或者超越预期。有些地方排队,会给出一个预计的排队时间,这个时间一定要高于实际的排队时间。人们排队的时候,也不能让他们闲着,得让他们保持忙碌的状态。人对时间的感知是很主观的,如果有事情,那10分钟就会过得很快。同时,一定要做到公平。对于插队等行为,一定不能宽容。最后一点,是积极的开始,积极的结尾。心理学家发现,人们对一件事情的开头和结尾记得最清楚。所以如果漫长等待的结尾是愉快的,那整个事件的体验会变得更好。
金句
1. 复杂是世界的一部分,是一个基本事实,好设计是驯服了复杂,而不是让复杂变得简单。
2. 很多复杂是有必要的,如果为了简单而简单,以削减功能、牺牲使用体验为代价,那这种设计理念就是错误的。
3. 系统复杂性的总量是恒定的,想要用户操作变简单,那隐藏在幕后的复杂性就要增加。很多产品都有不可简化的复杂性,关键在于谁去处理这个复杂,是用户还是设计师。
4. 想要提升服务质量,增强用户体验,改进一两个局部往往是不起作用的。要把全部体验当成一个整体来重新设计,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